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桃杏争春> 第一百一十五回 小儿游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回 小儿游集(1 / 1)

虽然春耕已经渐次开始,可是耕作的辛劳并不能阻止人们前去听戏的脚步。

每当日影西斜,落日的余辉还未全部隐匿在西面的山峦背后,狼窝村边的戏台上就开始响起阵阵节奏明快的鼓点和紧张急促的锣声。只有锣鼓声,戏子还没能登台献唱,这就相当于一首歌的前奏,是在给附近的百姓们发送信号,表示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刚刚吃过晚饭,或者还没来得及吃晚饭的人们,白天在地里忙碌了一整天,顾不上歇息,就抄起一个小板凳儿,趁着那一丝还未完全消隐的落日的余辉,以及刚刚从天边一角挂起的星光和月色,寻着隔山串野传过来的锣鼓声,马不停蹄地听戏去了。

对于他们来说,听听戏,放松一下心情,这就是对一日辛劳所带来的疲惫最好的解乏。

去看戏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可不同的人是怀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去看戏的。最忠实的观众自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

他们大多数都是听着样板儿戏走过刚刚过去的二三十年的,虽然说不甚清楚戏里那些“生、旦、净、末、丑”的名头,却也是听戏看戏的行家。而在中年人当中,能听得懂戏文的,就远不如老年人那样普遍了,多数只是为了凑凑热闹,借以打发无聊的时间。至于像玉盈这样的孩子,就基本上连一句戏词儿也听不出来了,纯粹是冲着戏台下面叫卖的瓜籽儿和糖果去的。

历经过人生风雨的老年人,对戏曲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结,越是到后来的年轻人,大概就只有“乐见”,而根本谈不上“喜闻”了。

庙会这一天,玉盈来到戏台下面时,早已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了。戏台上一个俊朗的小生有板有眼地摆着各式的动作,一个老生沉稳地站在舞台的一侧,用低沉但不浑厚的嗓音唱着玉盈根本听不懂的戏文,侧棚里的锣鼓手挥舞着手臂摇头晃脑地敲打得很起劲儿,时不时地还“噢呀啊嗨”地喊上两嗓子,很有互补性地配合着戏台上正在对唱的老生和小生。

既然听不懂,玉盈也就不愿意在戏台下面留恋,喊着几个小伙伴直奔一旁卖零食的摊位而去。他们来到一辆卖棉花糖的自行车前,一辆稍显老旧的凤凰牌大自行车上,装了一个小小的液化气瓶和一口脸盆大小的圆铁镗,铁镗四周用铁皮围了起来,像个铁皮桶。有几个小孩子围在一旁,正等着买棉花糖。

车主把一勺白糖放到加热了的小铁镗上,再稍微加上点水,摇动铁镗下面的一个手柄,小铁镗就跟风车儿似的欢快地转了起来。车主用另一只手拿着一根高粱棍儿伸到铁皮桶的半中间儿,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动,溶化了的糖液就从小铁镗上飞起来,在半空又凝结成丝儿,缠在了高粱棍儿上,像是蜘蛛在结网,又像春蚕在吐丝,不一会儿就缠成了一个大而蓬松的球,洁白似雪,轻柔如棉,在太阳光下反着的闪闪的光,甚是漂亮。

玉盈和三位小伙伴每人买了一个,用舌尖儿添着吃,一边吃一边继续逛庙会。

大人们要去的是牛羊市、农具市、蔬菜市、米面市,而小孩子从来不去那些地方的,柴米油盐、家庭生计的事儿不用他们操心。小孩儿逛庙会,就是为了玩儿,哪里好玩儿才去哪里。吃完棉花糖,玉盈又买上了二两瓜籽儿,装在衣服兜里,边走边吃,看着庙会上形形色色热热闹闹的景象。打气枪的,卖弹弓的,刮奖券儿的,这才是小孩子们所感兴趣的。

大点儿的孩子喜欢打气枪。先交上两块钱,摊主提供一杆半米多长的气枪,能打塑料子弹,五六米开外的一面木板上挂着吹起来的气球。想玩儿的人交了钱以后,就用气枪打气球,只要枪法好,不失手,保证每枪都能打爆一个,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如果打不爆,就每发子弹扣两毛钱,扣完为止。

有的时候碰到枪法实在好的,摊主见形势不对,就在吹气球的时候故意把气吹得小一些,这样就不容易打爆了,以求早点儿结束这桩得不偿失的买卖。

刮奖券儿也许是许多赌运气的孩子百玩不厌的游戏。照理来说,对于摊主而言,刮奖券儿是没法儿作假的。摊主从供货商那里买来大张的奖券儿,小孩子出钱刮奖,一毛钱刮一个小格儿。运气好的话,刮出个一块钱两块钱的字样儿,摊主就得按照奖券儿上的数目兑钱给刮奖的人。运气不好的刮个空奖,一毛钱就白扔了。能不能以小博大,就全凭运气了。

不过,总的来说,生产商在设计奖券儿的时候,在概率上是一定要考虑照顾摊主的生意的,否则刮出来的尽是大奖,让摊主血本无归,就不会再有人支持商家这种本是出于取巧的投机游戏了。

玉盈和小伙伴们再怎么贪玩儿,到了中午肚子饿了,还是要回家吃饭的。如果意犹未尽,就相约吃了午饭后再去逛庙会。小孩子的精力似乎总是强于大人,好不容易有凑热闹的机会,学校又慷慨地放了假,他们不玩到筋疲力尽是绝不会尽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