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超值金版-世界历史1000问> 第四篇 现代史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篇 现代史 1(1 / 2)

第四篇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是星期天,也是塞尔维亚的国庆日。

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携妻子索菲亚来这里作特别访问。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

然而他却忘记了,这块土地是奥地利6年前才吞并的,对他充满了仇恨,刺杀他的阴谋正在酝酿着。

当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的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开始了。

这次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普林西普成为永载史册的人物,历史的进程往往充满了偶然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哪里?

萨拉热窝事件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

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

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

其中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

参战国还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

英法联军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因何失利?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5年2月19日—1916年1月9日实施的一次战役,又称加利波利半岛战役。

此次战役目的是,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迫使土耳其退出与德国联合的战争。

英法两国竭力先于俄国夺取战略上极其重要的这两个海峡。

最后以联军失败告终。

战斗中,英法联军损失约万人,大体相当于土军的损失。

英法联军的8月失利,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保加利亚决定与德国结盟参战,也是丘吉尔辞去海军大臣职务的原因。

1915年底,由于德奥联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战区顺利进攻,塞尔维亚军队被击溃,以及出现了希腊倒向德国一方的威胁,迫使盟军停止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将军队(万人,万匹军马和400门火炮)撤到希腊,以加强萨洛尼卡远征军。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利是由于英法统帅部的错误造成的。

他们不按约定与俄国陆海军实施协同动作,而企图独自夺取两海峡和土耳其首都(协约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战役最初企图,即仅用舰队兵力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当。

英法联军统帅部低估了敌方的防御能力,忽视了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和第一批登陆兵登陆的突然性;第二批登陆兵登陆又过于迟缓,使敌方在此之前建立了强有力的防御。

德土统帅部巧妙使用陆军、海岸炮兵和抗登陆水雷障碍,以及德国舰队在海上交通线上的有效作战,都是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利的主因。

哪次战役宣告“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会战,史称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德军主力按照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省份,向巴黎迅速逼近。

前锋部队距巴黎仅15公里,德国为一时胜利所陶醉。

参谋长小毛奇及其幕僚都以为胜利已成定局,因而不断从西线抽调军队,用以加强东线,抵御俄军,这就削弱了西线德军进攻力量。

面对德军的大兵入境,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急忙调整战前的部署,逐渐改变了战场不利形势。

9月5日,英法军队大举反攻,双方在马恩河展开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战斗十分激烈。

德军由于抽调西线兵力等原因而削弱。

9月10日,被迫退据埃纳河,形成对峙局面。

9月11日,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下令停止进攻,马恩河会战结束。

这一会战时间很短,仅仅5天,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它使德军东守西攻的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不得不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难境地,这正是德国最害怕出现的局面。

马恩河会战一结束,德军总参谋长就对德国皇帝呈述:“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索姆河战役哪方损失惨重?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阵地的进攻战役。

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以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失败告终。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的阵地战。

这次战役,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是本次大战中最多的。

英军投入作战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为67个师。

英、法联军伤亡万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5~12公里。

德军损失万人,虽然失去240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

但进攻方在西南战线的胜利仍使得战局的主导权逐渐从德国移向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终失败。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分,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

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

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

法军损失万人,德军损失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之称。

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接替小毛奇任总参谋长职务的法金汉,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坦克何时开始用于战场?

1916年9月15日,英国把一种新式武器——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这种由强有力马达推动的、外覆装甲的履带式车辆,既可抵抗机枪等轻武器的杀伤,又可在崎岖不平、弹坑累累的地方行走,还可冲压堑壕等障碍。

有9辆坦克突破索姆河德军的前沿阵地,长驱直入。

但是,由于英国人对坦克的功效思想准备不足,缺乏后援,未能利用它组织大规模进攻;又由于初次试用,从坦克工厂出产的49辆坦克,17辆在开赴前线途中抛锚,只有9辆能真正投入使用。

甚至其中一辆被德军俘获。

对于在索姆河战役中显示威力的坦克,英国人喜忧参半:一方面,他们为坦克初露锋芒,所向披靡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秘密武器用的不是时候,应在有足够数量的坦克进行重大突破时再使用它,而索姆河战役中它并没有真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是谁发明的?

“伊里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是俄国人西科斯基发明的。

西科斯基于1889年5月25日生于俄国基辅,1903—1906年曾就读于彼德堡海军学校和基辅工业学院。

他从小就沉迷于航空,尤其对达芬奇所画的直升机原理和从中国传来的竹蜻蜓特别感兴趣,12岁那年,西科斯基就制作了一架橡筋动力的直升机模型,显示出富于创造的天赋。

1913年底,西科斯基制成了“伊里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这种飞机能载炸弹400公斤,这在当时是最大的载弹量了。

机上还有8挺机枪,机组成员4~8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军中共有4架这样的飞机正式投入作战使用,至1918年共生产了73架。

1915年2月15日,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飞机首次袭击了德国本土,投掷了272公斤炸弹。

至1917年10月革命,俄国退出大战为止,使用这种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

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

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

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

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哪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

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福熙元帅对巴黎和会评价如何?

巴黎和会指的是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

在巴黎和会以后,建立起了被称为凡尔赛体系的国际地区“新秩序”,凡尔赛体系不但包括《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还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的《纳伊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丹条约》,但对土条约遭到土耳其的反对,后来联军被凯末尔打败,最终签订了《色佛尔条约》,由上述几个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安排的国际体系。

巴黎和会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无论战胜国与战败国,还是在战胜国之间,还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仍然矛盾重重。

德国陆军的福熙元帅在听到和会签订的和约内容后,就这样评价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值得注意的是,福熙元帅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因为德国正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在20年后的1939年。

何谓国际联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些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得到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他的顾问爱德华·豪斯上校的积极推动。

1918年1月8日,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结束战争、缔结和约、维护战后和平的《十四点纲领》,其中的第十四点便是呼吁成立一个国际联盟。

1919年1月,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向与会各国提议建立国际联盟的方案。

美国力主先讨论建立国联,然后再讨论其他问题,但遭到英、法的反对。

经过一番争执,和会决定将问题交给以威尔逊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研究,负责拟订国联盟约草案。

然而,在美国国内,威尔逊要建立国际联盟的做法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1919年4月28日,各国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它被列入同年6月28日通过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分。

同年11月19日,美国参议院却以53∶38的多数票否决了《凡尔赛条约》,条约中的国联盟约自然也没被通过。

1920年1月10日,巴黎和会宣布《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盟约规定,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2个一战协约国及自治领是国联创始会员国,并邀请阿根廷、智利等13个国家加入。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美国也就没有参加国际联盟。

何谓道威斯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

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

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

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1928—1929)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

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

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

德国艾伏斯的10公里长公路是德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同时也是世界首条高速公路。

1921年9月19日这条公路正式启用。

艾伏斯公路位于柏林市的绿林与苑湖之间,是双线道的柏油路面,每道宽公尺,两道之间以草皮及灌木隔开。

艾伏斯路段上有10个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都以钢筋水泥高架桥加以高低错开,它是欧洲最好的一条道路,同时也是为赛车而设计的。

两车道尽头两端,各以回转相衔接,使整条公路形成一个长条的循环跑道。

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

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召开会议,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

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证条约》,又称《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充当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间的《仲裁条约》,规定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每一组缔约国分别设立一个常设调解委员会处理双方间的问题;法波、法捷间的《保障条约》,规定在抵御遭受无端袭击时互相支援。

公约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但未给予德国与其东部邻国的边界以保证,即不约束德国向东扩张。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

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个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延续,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委任统治”是怎么回事?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规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中的殖民地和属地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近东的一部分领土,由国联委任“先进国”进行统治。

委任统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对原属于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瓜分的一种形式,国联规定的“先进国”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

委任统治地分为三类:甲类委任统治地包括前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一带),这些地区较为发达,可“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受委任统治国指导;乙类包括前德国在中非和东非的殖民地,这些地区短期内不赋予独立之诺言,委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职责;丙类包括前德国在西南非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本地区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委任统治的期限没有确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委任统治国承认了一些委任统治地的独立,其他未获得独立的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地。

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面临亡国的危机。

1919年5月,希腊军队占领土耳其天然良港伊兹密尔,土耳其反对外国占领的斗争在各地展开。

爱国军官凯尔统一了各地分散的民族主义组织,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员会。

1920年4月在安卡拉召开的大国民会议上,成立了以基马尔为首的国民政府。

1922年10月,基马尔当选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安卡拉为共和国首都。

基马尔积极投身改革。

他利用一切场合宣传教育的意义。

针对当时土耳其使用的、难读难写又不适合记录土耳其语言的阿拉伯文字造成文盲很多的情况,基马尔和学者、教师一起研究制订了文字改革方案,采用拉丁化新字母。

他召开会议宣传新文字,号召每个土耳其人把学习新文字当做爱国的民族义务。

基马尔还亲自教议员、部长们学习新字母。

他甚至在巡视全国时,也随身带着黑板,在公园、在广场、在田间、在牧场,随时随地教人们识读新字母。

人们亲切地称基马尔是“首席教师”。

土耳其共和国大国民议会还通过了妇女界请愿委员会提出的一个革新家庭生活的方案,正式废除一夫多妻制,男女结婚必须登记;废除面幕,举行新式婚礼;电车轮船男女不分坐;还规定了妇女与男子一样有继承权,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等,保证了妇女的平等地位。

不久,伊斯坦布尔大学就分别授予三名妇女文学、法学和地理学学位。

在法院法庭,也有妇女担任法官和其他职务了。

然而,基马尔革命毕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基马尔党人一方面依靠工农,一方面又限制和镇压工农,对土耳其共产党人进行了镇压。

1939年,基多尔死后,土耳其政府又与英、法两国签订了互助条约,投入了英法帝国主义的怀抱。

德·里维拉的军事独裁是如何终结的?

20世纪初,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落后的半封建农业国家。

经济上,农村盛行半封建的大庄园制,1444户大地主占有土地约300万公顷,等于800万户贫农所占的土地。

工业很不发达,全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贵族、上层僧侣、大资产阶级和军官们统治着国家。

天主教是国教,教会拥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不仅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本身拥有巨大的财产。

1923年9月,普列莫·德·里维拉将军在取得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同意下,发动政变,从此在西班牙建立了军事独裁制度。

他消灭残存的立宪政体、审查新闻报道和限制各大学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激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抗。

他废除炮兵部队中按资历晋升的传统办法而改为按功绩晋升,亦引起了一部分军官的恶感。

拥护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也反对里维拉。

在这种形势下,国王决定换马,迫使里维拉于1930年1月28日辞职。

什么现象被列宁称为“双重政权”?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被迫退位。

而后,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

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

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

这种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共存的现象被列宁称之为“双重政权”。

在苏维埃成员里,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

孟什维克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

因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

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也采纳了孟什维克拥护临时政府的政策。

工人和士兵们虽然不信任临时政府,但信任他们的领导人,临时政府的权威就建立在苏维埃领导人的支持上。

十月革命的影响如何?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俄罗斯发生的,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

11月7日下午,2万名赤卫队员和士兵包围了临时政府——冬宫。

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开始炮轰冬宫。

赤卫队员和士兵经过艰苦的拼杀,于次日凌晨2点攻陷冬宫,推翻了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政权——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罗斯十月革命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带动下,东欧各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先后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是怎么死的?

1918年7月16—17日,被囚禁在叶卡捷琳堡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和往常一样,在22点30分卧床就寝。

23点30分屋里出现两名乌拉尔委员会的特派员,将全俄布尔什维克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交付警卫队指挥叶尔马科夫和住宅指挥尤洛夫斯基,并要求立刻付诸实行。

被警卫队指挥叶尔马科夫和住宅指挥尤洛夫斯基唤醒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及其奴仆被告知说,由于白军的入侵,住宅可能会遭到射击,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搬到地下室避难。

七位皇室成员──尼古拉·亚历山德拉维奇,亚历山德拉·菲德罗夫娜,女儿欧丽佳、塔吉安娜、玛利亚、安娜斯塔西雅,儿子阿列克谢伊,以及医生和三位自愿留下来的仆人等11人从二楼下到拐角的半地下室房间。

当全部人走进房间,关上门后,尤洛夫斯基将囚犯排成两排,第一排——沙皇全家,第二排——仆人。

皇后和皇太子坐在椅子上,右边站着沙皇。

与沙皇面对面站着的尤洛夫斯基右手放在裤袋里,左手拿着一张小纸条。

尤洛夫斯基向前走上几步,拿起纸条说:“注意!在此宣读乌拉尔委员会的决议……”还来不及读完最后一句话,沙皇大声反复问:“什么,我不明白?”

尤洛夫斯基重复读了一次,在读到最后一个字的瞬间,从裤袋里拿出左轮手枪,向沙皇开枪射击,沙皇脸朝天倒下。

在尤洛夫斯基开枪之际,其他人也枪弹齐发,其余十人应声倒地。

确定全部死亡后,一行人便将其就地掩埋。

谁是美国的第一位女议员?

1917年4月2日,珍妮特·兰金(jeannettepickeringrankin,1880—1973)当选为美国国会的第一位女议员,在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上就座,而全美国的妇女三年之后才获得投票选举的权利。

兰金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

她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年轻妇女,对政治充满热忱,誓为妇女与和平事业贡献毕生。

她在纽约慈善学院获得学位后,成了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名社会工作者。

为了解其服务对象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她有一段时间当了一名裁缝。

兰金后来参加华盛顿州1910年的争取妇女选举权活动,在1914年成功地领导了蒙大拿州的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

这些蒙大拿州新的妇女选民帮助兰金成为1916年少数几名进入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之一。

兰金把为美国妇女代言看做自己“特殊的责任”,协助起草了有利于妇女和儿童的法律,支持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

但是,由于她担任国会议员的时间不长,没能在任期内看到选举权扩大到全体美国妇女(1920)。

1918年,她竞选参议员失败,原因是她在一年前投票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何谓共产国际?

1919年3月2日,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共产主义政党的52名代表参加。

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成立。

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和组织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各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

共产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

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代表大会选出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向各国支部发布指示和监督他们的工作。

总部设在莫斯科。

共产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统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何谓“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指的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

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

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

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挽救了危机四伏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包括哪些内容?

1919年7月25日,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对中国人民及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史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弃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在中国东北等地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租借和领事裁判权,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和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但斯大林上台后,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兑现列宁的承诺。

《布列斯特和约》缘何成为一纸空文?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于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

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这次外交策略的成功,使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按照合约,苏俄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使得该和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何谓《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政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最早文件。

1897年8月,以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

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决定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攫取巴勒斯坦政权,进而控制中东地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思柴尔德。

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即犹太国。

《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宣言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协约国主要国家的赞成。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信号是什么?

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但德国统治集团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

10月25日,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

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

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

11月3日,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

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

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至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

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

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过程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陷入空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全面危机。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涨。

1918年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

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

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出逃,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