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新书> 第396章 乌托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6章 乌托邦(3 / 4)

巨毋霸的大手掌轻轻拍着老疯子的背,王莽喘过气来后,只暗暗道:

“天生德于予,故予受尽背叛与磨难而未死。“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予之不死,必是天将降大任于予!”

王莽的心一度死了,如今再度复苏,但他必须找到老天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诸如做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好让自我感动胜过自我怀疑。

那他折腾了这么多年,甚至不惜将堕落的子孙四杀五杀,为的究竟是什么?

王莽想起自己年轻时,便是王家的另类,被五侯冷落,过过一段孤贫的日子,因而折节为恭俭,在贫穷怨愤中看尽了汉末黑暗,他是想改变这天下的!

他师事大儒勤身博学,贯通五经,但主攻的是还是《礼经》,里面的《礼运篇》对他影响极大。

孔子说,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位圣贤,没有一个不是把礼当作法宝,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

然而那个时代,也只能称之为“小康”,天子、诸侯的宝座,父传于子,兄传于弟,家天下而私之。人们各自亲其双亲,各自爱其子女,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勾心斗角、兵戎相见的事也因此而起,即便有圣贤辈出,迟早也会走向礼崩乐坏。

但孔圣又说了,在这“小康”之前,还有一段时光,那是大道尚存的年代。

大道不止是先王之道,也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在唐虞时代,君主是禅让的,百官是选贤与能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男女异途,各安其份;百姓没有私心,助人为乐。那时候没有尔虞我诈、阴谋诡计都用不上;大家都没有私心,自然就不会去偷盗,所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时代,就叫“大同”!

在孔子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很难回到唐虞的大同了,所以他就只能先求其次,一心想着恢复周礼,先回到小康。

王莽一度也想如此打算,但他想要践行的大道,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天下人,第五伦、刘姓这些野心家的私心所摧毁了。

过去王莽还以为是自己要求太高,如今看来……

是他要求太低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口气再迈一步,直接回到“大同”!

在王莽看来,赤眉不但战力惊人,作为“三皇五帝之民”,是有这种潜质的。

赤眉有幸遇上樊崇这样的领袖,心存均贫富的梦想,所以起兵数年来,内部依然没有分化太明显,不用官号,只称三老从事,战士间互称巨人——相信赤眉军中人人平等的,除了樊崇,又多了一个王莽。

因为一直是流亡状态,自然也难有贫富分化,在赤眉中,当真会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

就比如王莽在沟边呕吐时看到的一幕:

一个赤眉战士,正费力扛着一袋粮食,将其送入一个因为年迈,无法离开宛城逃走的老人门户中。赤眉满脸笑容,朝老人行礼,临走时还摸了一下他家的孩子,而王莽让人去打听后,才知道,他们并非其父、子。

又问是否有隐情,那户人家连忙摇头,都说是赤眉战士主动给粮。

这让王莽颇为感动:“不仅孝顺自己的双亲,不仅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哪怕是鳏、寡、孤、独、残者、病者都可以得到照料供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同之世,便是如此啊!”

这个孤例让王莽信心倍增,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帮樊崇找到大道,带着赤眉抵达到大同。然后将这世上与大同之道不符的野心家们,统统摧毁,不论汉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