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大西厢> 第72章 孤注一掷(七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孤注一掷(七十二)(2 / 2)

“那就看随随便便,怎么说了。”谨之舒而一笑,话里有话点到即止。

他道:“殿下当年无奈受制于人,前有太师把政,后有圣上控权,如履薄冰。”

当初那段日子,何尝不是两个少年相互扶持,行至今日云开雾散。

他道:“眼看平西王隐退,后是萧家国商失权,郑国公府一门落败,再不动手,顶上屠刀就要落在咱们的脑袋上了。”

皇帝疑心深重,一是防着再有人效仿前太师妄乱朝纲;二则是,多年忍辱偷生,被当做棋子傀儡,好不容易重握大权,又如何能忍住权倾天下的诱惑,自然是要一一排除“异己”。

兵权平西王,已退。

财库萧氏商,已收。

老臣国公首,已败。

再往后,平了登王府,废了太子位,这功高震主的帅和人心所向的主,都没了。

天下大权尽在一人之手,他再也不会担心坐不稳皇位了。

他道:“如今局势大好,何不为自己一博,与其任人鱼肉,不如以笔做斧,劈出一条锦绣之路。”

太子看着他的字,如今刚劲有力,不再像从前温润了;他有些看不懂,不懂这些字到底是为自己而写,还是为多年的辛苦而写。

到底是为了母妃,还是为了自己,又或是走了这么多年,明里暗里牺牲了那么多人,早已退无可退。

从前年幼,为了活着,为了外祖一家,他必定得争气,暗下筹谋划策。多年来支撑自己的信念都是为母妃报仇,护住外祖一家,君临天下,成为下一代名垂史册的贤明帝王。

要让这个皇帝看一看,他费心费力想除去的“孽种”君临天下的那一日。

造反的事说起来简单,真要做,除了兵和钱,最重要的还有理由。

他的前半生已经活在一个看似明媚实而不堪之境,难道后半生还要背负着“叛君逆父”的罪名里吗,出师无名,不但惹人非议还会给外祖家历代忠良抹黑。

他不希望自己的未来,和如今这个刚愎自用,疑心深重的皇帝一样;没有可信之人,也没有可爱之人。

真的就成为了,孤家寡人。

平西王交兵退朝时,登王就劝过他起兵,那话和今天谨之说的差不多,只是不同于,登王只要结果,而谨之送来的是一个理由。

一个能够做出合情合理的起兵理由。

谨之从小陪伴太子,是他身边最亲近的朋友,他心里的顾虑谨之猜得透也看得明;人都有弱点,太子的弱点就是不希望有一日后人评之:父重权疑臣,子不臣夺权。他最恨的,就是有人把他和皇帝放在一起。

所以起兵之名,才是真正能让太子下定决心的关键。

两人从小玩到大,彼此了解,谨之能看出他的心思,太子自然也明白谨之这么多年的谨慎小心。

“你现在,都敢让我造反了。”

不是觉得你没那个魄力,只是觉得你不会轻易选择冒险。

谨之退了一步,站到一旁,低眸道:“臣不敢。”

若有差池,太子在登王相护之下,落个识人不明,受贼所骗的罪,起码能保住一条命,离开京城躲去皖南封地还能修养身息筹谋来日,可张家满门绝无生还的可能。

太子道:“怎么如今敢了。”

谨之沉默片刻,胸口重重一沉,像是卸下负担一般,直视太子的目光:“他没死。”

“南音名伶崔十安,没死。”

两人对视的目光都一样明了直入,没有丝毫的诧异。

“当日郑欢使的是障眼法,我没告诉您,把人安顿在江南了。”

他坦率的原因不是豁得出去,是仔细想过,以登王对太子的看重,不可能知道了十安还活着而不告诉太子。

保不齐,登王知道的那一刻,立即就和太子提议处死他呢。

“登王爷把人扣在府里,以此保证我的忠诚。”

既然太子没有丝毫诧异,那就是说,谨之的猜想是对的。

“殿下,我想为他也为自己,博一博。”

太子早就知道,却没有下令处死崔十安断了他的念想,更没有疑心他的忠诚。

那么或许,太子也会顾念多年扶持的旧情分。

“为他?”太子嘲笑,仿佛替他不值,落座于楠木椅上,指尖儿在扶手上轻点。

反问道:“你为了他要反,若是一朝事败呢?我与王叔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还要平白牺牲那么些人,你就过得去了。”

他不觉得会败,当时登王提议时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是想问一问。

好好问一问他:“你真是要为了一个戏子,与我生分了?”

谨之从来没有对他生分过,只是这一回透过登王,他有些看不清眼前的太子殿下了。

他缓缓说道:“我以阴谋为前锋,登王大军定一城,殿下清白无垢。”

“若事败,登王为了殿下能有来日,定会一力承担所有罪名。”

“我会以登王府门客的身份领罪,承担下太子府和登王府所有明面上能看到的关系,对外称,是我秘密助登王欺骗了殿下。”

“皖南封地有殿下人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民心尚在,来日方长。”

他站在一旁,平平淡淡地说完了所有,神色淡淡仿佛在讨论学问似的。

你明白吗,太子殿下。

谁死了,你都不会死。

太子沉了口气,抬眼看他:“谨之,你太优柔寡断了,也太意气用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