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3 驰援(1 / 2)

穆阿的电报拍到了京城,听闻斯拉夫人兴兵来犯,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元宝皇帝更是气的摔了好几个杯子。他冲着外面破口大骂,这才过几天的安生日子?前面扶桑人刚闹腾完,这下又冒出来个斯拉夫人。眼瞅着就要过年,本以为今年能过一个安生年,怎么北边老毛子又来捣乱了!难不成不想让人过个年了。

四下的王公大臣见皇帝发怒,都噤若寒蝉,养心殿西暖阁里炭火还在烧着,可不知道哪里刮来一阵冷风让整个大殿都是凉飕飕,透骨的冷。

元宝皇帝转向众人,问道:“诸位可有什么法子?章中堂,总理衙门跟斯拉夫国接触了吗?他们怎么说的?”

章桐听到问及了自己,上前道:“回皇上的话,臣已经派人跟斯拉夫公使接触了,托洛斯基公使回应说正在跟国内联系。不过斯拉夫人到底是蛮夷之族,习性不改,臣以为还是早作战争准备。”

其他人对此也表示赞同,元宝皇帝跟着道:“两手准备是要做,不过你们总理衙门该跟进的还是要跟进。这几年打仗打的太多了,死的兵就不说了,可国库都给打空了。对了,苏师傅,咱们国库还能凑出来多少银子?”

苏平瞥了一眼章桐,沉吟一下对元宝皇帝说道:“前些日子赔偿了扶桑国的款子,近来国库空虚的很。现在莫说一笔打仗的款子,就是修葺园子老臣都要谨慎再谨慎。”

这话刚说完,元宝皇帝脸上变得更加难看,苏平见状赶忙又补充道:“不过朝廷不差饿兵,真要是开战,老臣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凑出这笔钱来。”

这话说的元宝皇帝的脸上稍稍好看了一些,章桐却想起来先前他的北洋海军款子被扣一事,便冷嘲道:“只怕是到时候苏师傅别借口卡脖子。”

苏平知道章桐所言是指什么事情,他正色道:“章中堂这话说的可要有凭据。我苏平不说公忠体国,但也是老臣之心,事关国土完整,苏某岂能会故意卡脖子?怕不是有些人打了败仗,却要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章桐听后大笑不止,反问道:“好一个公忠体国,好一个老臣之心。我且问苏师傅,去年开战在即之时,我北洋海军那八十万两买炮弹的款子如何没了?”

“那是另有用途。这件事我已向皇上专门说明,不必再跟你絮叨。”苏平有底气道。

章桐冷哼一声:“好一个另有他用。你区区四个字就让我北洋海军的将士没有炮弹去上战场,那么多血肉之躯就要顶着扶桑人的炮火迎头齐进,你站在海边望着海底的那些个尸骨,不心寒啊!”

章桐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成了质问。咄咄逼人的质问结束之后,苏平一时语塞。其他大臣见两人吵了起来,也都默不作声,庆王爷等人倒是乐于见两人争斗起来,心里美滋滋的。

眼下问题还没解决,两人便吵闹起来,气的元宝皇帝厉声喝止,两人这才停止争吵,赶忙向皇帝赔不是。

元宝皇帝知道,章桐并非针对苏平,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因为那八十万两银子是他自己划拨走的,以至于导致了后来海战的失败,种种原因就不用多叙说。

元宝皇帝道:“过去的事情早已有公论,你们也不必再争执,眼下国家危难,如何确保金瓯无缺才是重中之重。朕不想再从朕手里割让出去一分土地了。”

年轻的皇帝说完叹了口气,眼睛瞄向了窗外。红墙内外大雪纷飞,皑皑白雪装点着这座古老森严的宫殿,琉璃瓦的冰溜子结的很长,一股子阴冷扑面而来。

“皇上,奴才以为此事还是应当派遣一支劲旅前往。”许久未说话的庆王爷上前道。

“王爷可曾有什么推荐?”元宝皇帝问道。

庆王爷略微一思索后道:“时间紧迫,战机稍纵即逝,从南方调军不妥;斯拉夫人骑兵彪悍,机动性强,必然要调遣一支劲旅。依着奴才看,只有铭字营合适。”

一个章京听后也跟着说道:“铭字营驻扎宁州,距离辽北石门距离近,且都是精兵强将,用来调拨再合适不过。”

元宝皇帝点点头:“朕也有此意。对了,拟旨吧,让铭字营即刻开赴石门前线。”

庆王爷听后又建议道:“陆文铭此时尚在京城,若是赶赴石门怕是来不及了。奴才以为可将铭字营调归穆阿指挥,这样也好协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