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2 筹划(1 / 2)

一旁的副都统是穆阿心腹,见穆阿脸色大变,便凑上前来低声问道:“制台,怎么了?”

穆阿将手里的信件递给那副都统,副都统接过一看,虽有些心理准备,却也眉头发紧,一堂众人也都稀奇,凑了过来。

“这……”副都统低声询问,穆阿摆了摆手,示意将信札递给其他人传阅,众官员接过来看后,有人自言道:“斯拉夫人连夜围攻石门,石门岌岌可危……”

石门为辽北地区要塞,在乌拉江腹地,是辽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关隘。二十年前,斯拉夫帝国兴兵来犯,强行夺取乌拉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后,这里便成了军事要地。朝廷当时便在此处设立重兵,设参将、守备各一员,屯兵五千在此。不过这些年军备荒废,五千精兵早已经不足三千,战斗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穆阿本以为这里已经是腹地,他本以为斯拉夫人占了乌拉河以北广阔土地之后会善罢甘休,不曾想到这帮人却又来兴兵。

“狼崽子!喂不熟的东西!”穆阿生气地将手里的陶瓷茶杯摔在地上,啪的一声响起,茶水溅了周围人官袍上。

一旁的一个官员看后,忙上前宽慰道:“制台不要动怒,石门关隘城墙高大,且都是石头堆砌,坚固的很,再说总兵廖先勇是一员虎将,想必不会这么快就被击垮的。”

那参将一听,连忙跟着道:“廖总兵苦战两日,如今石门早已经弹尽粮绝。斯拉夫人每天用重炮攻击石门,标下一营弟兄死伤过半,全体更是伤亡惨重,大人速速发兵才是。”

他话音刚落,一旁的道台便教训道:“制台如何布置岂容你多言?”

那参将意识到自己有些着急,便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诚恳道:“制台大人息怒,斯拉夫人野心不小,不然占了石门,下一步他们就要打辽阳了。”

穆阿拈着胡子若有所思,他稍稍镇定了一些后道:“斯拉夫有多少人马?又都是从何方向来的?”

参将定了定神,想来自己刚刚太过紧张,连这些个具体的东西都忘记汇报,便想了想说道:“斯拉夫人以骑兵为主,少说也有五千。他们是从乌拉河东侧越河而来,标下的兵马来不及展开便被一阵席卷,死伤惨重,现在扔在苦苦支撑。”说到这里,参将略微一摇头,不愿意再说下去。

穆阿眉头一皱,周围的幕僚官员们一阵嘀咕,石门若是被占了,下一步就是辽阳了,到时候宁州等地也都将陷入敌人重围,整个辽河关外可能都要被斯拉夫人吞下。

形势很严峻,跃然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些官员虽说不都是尽职尽责,但守土有责,再说问责压力也是不小。

参将自知道自己所来的目的,便又上前拱手道:“还请制台大人速速发兵,若是晚了,石门不保,廖总兵他可就要以身报国了!”

穆阿看了看那参将,以他的地位的官职,这件事究竟该处置,自不须跟一个参将明说,更不必向他作解释,只是宽言吩咐道:“你先下去休息一下,今天好好睡一觉。明日我将派人给你预备马匹盘缠,你再返回石门,就告诉他,三日之内,援兵必到。”

参将感激涕零,跪下谢过之后便出去了。

参将走后,穆阿环视四周,问道:“周围可有可调之兵?”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他们都是穆阿手下的主要军官,都是总兵参将之类的,大家不敢回答倒不是有血性,主要是自己手底下的确没啥兵可调。再说斯拉夫人他们也都是见识过的,洋枪洋炮且不说,长得五大三粗,看上去也都畏惧三分,更别说跟他们打仗了。

穆阿脸色有些变了,严肃道:“平日里都是趾高气昂的,今日到了这个地步怎么都不说话了?隆多,你手底下的骑兵呐?我前几日看上报上来的饷银还有四个营的骑兵,都给我调过来。”

那个叫隆多的官员听到点了自己名,脑门的汗唰的一下便下来了,说到底他手底下四个营的骑兵有一多半都是吃空饷的,算上老弱病残连三个营都凑不齐,何来四个营的彪悍之师?

不过既然问到了,硬着头皮也要起身,他起身拱手,脸皱的跟萝卜皮一样道:“制台,我……我手底下的兵……恐怕打不过……”

穆阿一看他这样便知道是什么情况,眉头一皱转向一旁一个消瘦的军官问道:“刘裴海,你的裴字营呢?”

裴字营是绿营兵马,以步兵为主,全员都是筋条的辽西汉子,也是较早装备西洋快枪的部队之一,算是穆阿手中的一支精锐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