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2 / 2)

叫人之前,主持人宋小舍还是很有良心地提醒了一句:“本次大会中,台上一切言论都有参与主办的林泉社诸生予以记录,事后将翻印成《福建讲学会语录》,是否登台,诸人其慎思之。”

他原以为这话说出来是要劝退的,却不料刚说出要印《语录》,台下举手的人噌地多了两成,一个个两眼发蓝地盯着台上,手臂高得就差插到顶上遮阳棚上了。

截下这图打一个电影,就是《我要成名》。

不能惯这毛病!

宋时看也不看那些早前不承认自己不懂,为了上他们会议记录出名而新举手的人,仍在之前就已举手的老实人里挑了四位:

“请第二排西侧穿天水碧方绫纹襕衫、戴折上巾、鬓边簪黄月季的朋友上台。”

“请第五排中间穿深青直身、戴东坡巾的朋友上台。”

……

这四位虽然对“天理人欲”有理解不到之处,但上台后一个个精神抖擞、风仪挺拔,比前几位会答题、上来抢答的人气势还足。上台跟评委老师和主持人见过礼,便挺胸拔背地坐了左手那排的四个座位。

台下还有许多人咳声叹气,恨自己手不够长、举手时身子不曾拔起来,以至没能中选。

宋时走到台中央,朝下面巡场差役打个眼色,差役便敲响云板、锣鼓,唤回观众的注意力。等到底下观众大都平静下来,看向台上,他便整整衣衫,端正容色,深情地介绍道:“宋某虽是北方人,但自从幼年随先师桓御史束发读书,也知朱子多年来在闽地讲学,传下闽学道统,理学正宗正在福建,在我台上台下诸君子当中。”

实际上应该说是在闽北,不过底下观众来自哪一府的都有,他们这展会又开在闽西,就把范围划大点,大家都沾沾朱圣人的光好了。

这一句话激起众多本地学子的自豪感,当场便有人附和着高呼:“理学正宗在闽地,我等学子当持朱子学正槊,明天理,振兴闽学!”

台上几位嘉宾也有点激动,好在桓凌在上头镇着场。哪怕有人热血上头,也想跟着喊两句,只一台头看看他那身青绿官袍,再想想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印成书刊发天下,若叫人印上一句“桓通判斥某某行事不斯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