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桃杏争春> 第一百回 红旗迎风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回 红旗迎风扬(1 / 1)

第二天清晨,方平一大早就起来做饭,而玉盈则在爸爸的带领下,趁着天边儿亮闪闪的几颗星星,不等吃饭就去了附近的公交车站。今天,对玉盈来说是个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因为他要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爸爸前些年曾多次问过他,如果有一天去了北京,最想做什么,他无一例外的都仰着头说要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为此,何远山早已经把去天安门的路线摸得一清二楚,就等着玉盈来北京后圆他这个心愿。何远山和妻子方平从苦日子走过来,甚至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从苦日子里走出去,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所经历的穷苦和委屈再现在儿子玉盈的身上,哪怕是玉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愿望,他们也愿意尽心尽力地去满足他。

有了何远山的精心准备,父子俩去天安门轻车熟路。当何远山带着玉盈来到天安门前时,整个广场还很清静,但也有人正在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聚到广场来,大概都是来看升国旗的。

冬天的北京,风干而物燥,早起来看升国旗的人们都裹着厚厚的大衣,却依旧抵挡不住无孔不入的寒风,吹得人们不停地掖衣领,防止风往脖子里灌。天色迟迟不亮,几只洁白的鸽子和灰黑的麻雀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飞出来,落在广场边儿上蹦蹦跳跳地游走,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们已经早起觅食,意味着太阳马上就要升起。

渐渐地,广场上一圈儿一圈儿地围起了很多人,从装束打扮上看,大多数都应该是外地人,因为种种原因来北京,借机来祖国的首都中心体验一下这庄严的时刻。东方的漆黑开始退去,像是用吸纸吸去了白色大理石桌上的墨水,渐渐由暗而明,露出浅浅的白来。

玉盈在学校里听老师说过,祖国的国旗是同太阳一同升起的。可他还没有看到太阳,甚至天都还没有完全放亮,他就看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国旗杆下列队,准备升旗了。

五星红旗在一阵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人群中不断有人随着乐声唱起了国歌。玉盈身旁,有一位白发苍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也用自己微微发颤却依旧铿锵有力的声音附和着。

他抬起皮肤堆满了皱纹的右手,上折到前额,敬着不太标准的军礼。老人穿的是有些褪了色的军装,军装的样式明显与当下部队所穿的军装不同,左胸前琳琅满目地挂满了各种各样大奇奇怪怪的物件儿。有些是军功章,可也有些不知是什么来历的铜条铁片儿,甚至还有一颗红线穿挂的石头。

玉盈从书本上的插图中回忆,这好像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装扮。玉盈望着这位衣着朴素、双鬓染霜的老人,心想他一定曾经穿着这身军装参加了无数次的战斗吧!那些零铜碎铁和石头块儿,也一定是在攻下某个据点或占领某个山头的时候留下的见证吧。

广场上围了太多看升国旗的人。身处外围的玉盈,为了能看到升国旗的全过程,本来被爸爸驼在肩上。可是当他看到一旁的这位鹤发童颜的老军人神情如此庄重地唱着国歌,行着军礼,一种无形的感召力使他无法安份,扭动着身子下到地上来,学着老人的样子,举起了稚嫩的小手,感受着同一份庄严。

何远山看到儿子这样的举动,一颗平日里只知道操劳的粗糙的心,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触动。他抬起头望向头上深邃的夜空,一面五星红旗已经在凛冽的寒风中高扬,扫荡着黎明前的黑暗,揭开一片亮白的天。整个广场,也被激扬得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起来。

升旗完毕,玉盈又想起了刚才心中的疑惑: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可为什么升旗的时候却没有见到太阳升起来呢?

玉盈把这个问题抛向了爸爸,没想到这个问题竟把何远山问住了,让他陷入了沉思。这是为什么呢?当初何远山在上学的时候似乎也遇到过这个问题,而且他好像也曾经知道过答案,可现在怎么就记不起来了呢?

何远山虽说上过所谓的“高中”,可他毕竟不似玉盈这么幸运,能让学习成为生活中唯一的主题。他的学生时代,正好是十年文革时代。他名义上有十年的时间是在“上学”,可真正在学校的时间恐怕不及十分之一。其余时间都忙碌在了田间地头,与锄头镰刀为伴了。哪怕是那仅有的“十分之一”的时间,在本处于童年却不得不过早地充当劳力的年纪,他也无心念书,而偷闲玩耍了。那点点在学校的时间,成为了他们释放童心的唯一的窗口。

学生时代的何远山,背着学生的名分却无异于缀学,真正属于他的学生时代似乎从未存在过。是啊,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他也听到过这样意味深长的描述,可为什么不见太阳呢?这是学位书本里讲到过的事情吗?他甚至都记不清自己当年有没有过书本。自己那个时代的高中学历,竟然回答不了儿子的小学问题,这让何远山既迷惑又愧疚,心中百感交集。

正当何远山不知该如何作答的时候,旁边的老军人慈祥地对玉盈说:

“小朋友,虽然你现在看不到太阳,可是在东面遥远的地平线上,太阳已经露出了第一缕霞光,照亮咱们国家的土地了。这国旗的升起,就意味着黑夜的离去,光明的到来。就像春草还未发芽,我们就能从乍暖还寒的春风中感知到春天的到来了。”

“噢……”玉盈听了老军人的解释,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小脑袋像浮萍一样上下晃个不停。何远山看着玉盈一本正经的样子,那股子小大人的神态既可爱又惹人发笑。他觉得这不像一个才十岁不到的孩子应该有的作派,也不知玉盈是真的听懂了还是假装明白。

看完了升国旗,玉盈又跟着爸爸原路返回。在回去的路上,无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走在大街小巷里,玉盈的眼睛都不看路,而是尽盯着各处招牌门面上的字看。他在心中挖掘着自己从学校的课堂上学来的那些个汉字,想把所有映入眼帘的字都认出来。

在公交站候车的时候,他仰着着头把站牌上的站儿从头念到尾。什么前门东、前门西、雍和宫、魏公村、公主坟、菜市口,他竟然认得十之五六。他平时在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追着老师问,以至于他所能识的字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年级的水平。

玉盈指着那些他全然不懂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念的字向爸爸请教。请教爸爸大概是孩子的本能吧,大多数孩子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爸爸当做是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期望着能从爸爸那里学到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

在经历了广场上的尴尬之后,何远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孤陋寡闻了,现在儿子又向拿大街上一连串儿的字向他发问,他更加招架不住了。甚至连很多玉盈能念得出来的字,他都不认识。他连小学的课程都驾驭不了,连给玉盈最起码的辅导都做不到。

想到这里,来自农村的何远山,心中既惊喜又焦急。他惊喜的是,儿子如此好学,带他来北京开眼界是对的;焦急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才能不辜负儿子对知识的一片渴求和热忱,避免玉盈的人生留下类似自己一代人的遗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