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木匠王爷> 第371章 周敦颐归隐庐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1章 周敦颐归隐庐山(3 / 3)

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时,周敦颐离开衡阳随舅迁润州丹徒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舅舅、母亲相继去世,周敦颐按照母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润州,与舅舅郑向为伴。接着周敦颐便在润州的鹤林寺守丧,期间见过范仲淹。

周敦颐二十四岁时,三年守丧期满,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周敦颐在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郡郴州县县令年期间,最突出的政绩就是兴教办学。一到达郴县,周敦颐就在公务之余,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其为师受业。

至和元年,他升任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时,高兴地说道:“他是可能明辨是非安宁刑狱的人,我们找到诉说的人了。”嘉祐四年,太常丞蒲宗孟从合州经过,与周敦颐交谈三日,既投缘又深感周敦颐的崇高正大,旷达潇洒。就在第二年,把妹妹蒲氏嫁给了妻子已病故的周敦颐。

周敦颐从合州解职回京的时候,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他们相互间仰慕已久,在京城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周敦颐应邀造访了王安石。王安石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相见恨晚。以至于周敦颐离开了,他还久久地回味着、感慨着,忘记了睡觉和吃饭。

嘉祐八年,周敦颐应邀与一群诗友游玩聚会。兴之所致,大家相约写诗作文。周敦颐一气呵成,挥笔而就一篇一百一十九字的散文,这就是名传后世的《爱莲说》。

后来,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他将母亲的坟墓从润州迁来,葬在离他居所很近的地方。他将门前的小溪正式命名为家乡的“濂溪”,并定居于江西庐山濂溪书堂。熙宁六年,他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

同时还有河南人邵雍字尧夫,苦学成名,尤其精精通易理,宋廷屡次征召不来。程颢曾经和邵雍议论数日,叹他有内圣外王的学问。但他性甘恬退,自名居室为“安乐窝”。横渠先生张载字子厚,因为反对新法,就托病回家,著有《正蒙》、《西铭》等书,广谈性理,与邵雍同年病死。

《木匠王爷》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手打吧!

喜欢木匠王爷请大家收藏:(8)木匠王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