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1 / 3)

等孙承宗过来,谈及这个策略,75岁的孙承宗一语中的,“陛下,此法并非万全,恐尾大不掉!”

“从来没有万全之法,只要朝廷的军队发展的快,战力更强,他们就翻不起多大的浪。”朱常淦意味深长的说道:“朕既然可以将将团练合法化,自然也可以让他们下来。”

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其三……事情谋而后定,如果没有后手,就不会提出来。

想成为军阀?那就看看老子手里的火枪厉害,还是你们手里的刀枪棍棒厉害。

满清末期,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军阀,至少与民国时期的军阀是全然不同的概念。

民国的军阀,绝大多数都不是地方团练蜕变而来的。

“朕心意已决,先生和杨尚书拟旨即可。”对于让官绅富户举办团练,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配合剿匪。

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棋盘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朱常淦笑了笑,缺了这一步,后面的一些想法想要实施,可就找不到由头了。

细则商量差不多了,王承恩却进来说道:“陛下,朝中的一众大臣在外求见。”

“?”朱常淦拧眉,他们来干嘛?

“回皇爷,似乎是为了……”王承恩看了一眼孙承宗。

朱常淦瞬间就明白了,首辅孙承宗。

自己特简上来的,而让他能坐得稳这个首辅,那自然要将吏部尚书的头衔给他。

吏部尚书虽然只是正二品官员,却被称为六部之长文官之首。

大明朝坚守“政事皆归文职”的理念,其中负责官吏选拔和管理的吏部地位最高。

大明朝的政治本质上是人治,皇帝令六部,特别是吏部直接听命皇帝,则表示皇帝接掌控了选人、用人的大权。

也正因此,吏部尚书作为吏部的长官,职权和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得以进入权力中枢,成为“六部之长”“文官之首”。

“这么快就来了吗?”朱常淦目光凌冽的说道,他知道这帮文臣们肯定会发难,只是以为他们至少会等到钱谦益下葬,到时候联合东林党一起。

“都察院的人来了吗?”

都察院原来叫御史台,到了明朝,改为都察院,组织结构和职责比较简单,主要负责监察官员的言行和办公情况,以及处理官员的劾奏和弹劾。

“回皇爷,来了,左右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都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