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 连纳三女(1 / 3)

酒足饭饱,夜色已深。

桓寔与桓翰兄弟二人辞别父母,先行离开,既然已经认了父亲,自然也就随了桓熙的姓氏,只有在面对鲜卑人时,才会恢复本来姓氏。

但是等桓熙从苻建手中夺过了代国,兄弟二人也将彻底抛弃拓跋姓氏,子子孙孙皆改姓桓。

譬如桓寔的儿子不叫拓跋珪,而叫桓珪,曾孙不叫拓跋焘,而叫桓焘。

当然,即使桓熙将来建国,桓寔、桓翰兄弟能被纳入宗室的行列,但也不可能享有继承权。

反而是代国作为桓氏的宗室藩国,桓熙可以采用削藩,或者将桓寔移镇他处等手段,名正言顺的在未来撤销代国。

两个继子离开后,好为人父的桓熙‘不胜酒力’,自然回不去未央宫,便由慕容英搀扶着进到内卧。

当然,桓熙纳了他们的母亲,也等于是给叔侄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玄靓也学着叔父,表态赞同。

“吾何如代国先王?”

当桓熙清早收拾过后,离开别院,回到未央宫,与张玉儿提起这件事情,她却并未阻挠。

桓熙在闲暇时,便将《千字文》默写出来,作为儿女的启蒙读物,同时也下令刊印,发行全国。

这一夜,代国的王太后与梁国的君主在反复的冲击中,灵魂逐渐靠拢。

桓熙能够善待张玉儿的两个弟弟,张玉儿就已经心满意足,至于桓熙想要将刘美人、郭姜纳为侧室,对张玉儿来说,只要不让她直面那份羞耻,张玉儿并不在意。

桓熙很满意叔侄二人的态度,对他们说道:

慕容英的奉承,使桓熙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实际上,无论韩嫣,还是郭姜、刘美人,都被桓熙询问过同样的问题,众人的答案也不外乎是一边倒的恭维。

桓熙点点头,但是纠正道:

“令姜还要多安排一路人。”

阿满见到桓熙前来,兴奋道:

桓熙命人端来茶水,让二人奉茶,在饮过二人的敬茶后,也算是认下了这段父子情。

片刻后,时年九岁的张天锡最先回过神来,他拱手道:

桓熙看着眼前的少女,笑道:

“我与你们的母亲情投意合,正打算将她们迎入家门,给予她们名分,你们叔侄如何看待此事?”

桓熙回想起郭姜、刘美人,也决定趁此机会,将她二人与慕容英一同迎进门。

慕容英的回答倒是直接许多,她红着脸道:

当桓熙看向洛娘的时候,女儿神色之中难掩慌乱,很显然,相较于兄长,她的功课就不怎么令人满意了。

“伱名为阿满,却不可因为自己的资质而骄傲自满。”

魏晋南北朝时,儿媳称呼公公为阿舅,称呼婆婆为阿姑,唐人朱庆馀在诗中就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张家叔侄不知桓熙突然召见,究竟何意。

“夫君这些花言巧语,也不知道哄骗了多少女子。”

桓熙促狭问道:

桓熙对此并不惊奇,人家同福客栈的吕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也并不妨碍人家二十五岁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卖了祖产,给人打工。

谢道韫闻言,也不再追究他昨夜在宫外寻欢作乐,转而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