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东北乱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东北乱局(1 / 2)

兵法上说,勿以军重而轻敌,勿以独剑而为重,勿以辩说为必然。这三个“勿”字,总统全占了。

——卫立煌《辽沈战役》

1946年5月20日辽宁省营口码头

杨成峰的脚终于踏上了这片东北大地,带着咸味的海风将这里干燥的空气吹在人们身上,让人有一种硬邦邦的感觉。虽然现在已经快要入夏了,但是他依然能够感受到东北特有的那股刺骨的寒风,不断涌入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中。

这一路走的也是磕磕绊绊,先是平江5号船在舟山一带遭遇台风,被迫进港躲避,随后又在山东半岛出现机械故障。本来一周不到的路程走了一个多月,虽然这都是不可抗拒力,但是也让杨成峰心中也有些忐忑。

不过当他上岸,看见那熟悉的“接收大员”们风驰电掣的飞奔而过时。又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是一片曾经和祖国分离了14年的热土,在这片黑土地上,也有人不屈不挠的抵抗了足足14年。而今,当他终于回归到自己祖国的怀抱时候,却显露出无比的破败。

虽然为了开发东北资源,日军在东北修建了很多工厂和矿山,开垦了一些农田,将这里发展成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对于这里生活的人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在日军统治下,东北的中国人被抓去修建工事,挖矿山,最后尸骨累累,甚至在这里活着的中国人不许吃大米白面,否则就会作为经济犯被逮捕。东北民众饱受日本人的煎熬14年,总算等来了日本的投降。只是来解放他们的并非自己国家的军队,而是苏联军队。

尽管苏军军法很严,在东北先后枪毙了上千名犯罪的苏军士兵。但是架不住苏联由于人力匮乏,大量罪犯被补充进军队,在东北多依然有大量作奸犯科的行为。于是在受到日军的欺压多年后,东北人民再次遭到了苏军的劫掠。

随着苏军撤离,共产党军队进驻,东北大地总算进入了平静时期。不过随着各地打着“国军”旗号的土匪作乱和国军在东北大大规模推进,让这里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营口是东北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1946年2月,被杜聿明率部占领。一开始,当地老百姓还沉浸在国军的“正统”中,满心欢喜的欢迎国军进驻。看着那些美式装备的过几年官兵,也远比共产党军队那些破衣烂衫强得多。

然而,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当那些接收大员发疯了一般的在全城搜刮“伪资产”,为此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在他们的上行下效之下,各级官兵也纷纷下手——虽然他们抢不到什么大头,但是抢抢老百姓还是可以的。哪怕曾经是纪律严明的新一军,在广州驻扎时就因为抢劫过捍,被老百姓称为“新日军”,到了东北,也保持着这种劫掠的气势。于是一时间竟然搞得整个东北国统区都是乌烟瘴气。

营口乃至整个东北都有大量工业企业,然而这些接收大员只想着怎么抢资产,却从未想过怎么去恢复生产。于是工厂停工闲置,企业关门,工人失业。物资缺乏,物价却一路上涨——从1946年2月国民党占领营口时,高粱米的价格仅为4元,到1947年底第一次营口被解放军收复前,1年时间,价格竟然高达248元,涨了62倍。这让东北几乎成了国军一个不能产出任何东西,提供任何资源,却不断要吞掉大量现有资源的无底洞,以至于1948年,蒋介石一度要放弃东北。

而同样接收了东北的共军却很快把精力放在土地改革和恢复工业生产上,到辽沈战役开始前,依靠东北自产的资源不但拥有了压倒性的经济优势,甚至还可以仿造各种制式武器弹药,确保自己火力形成压倒性优势。

不过这些问题,杨成峰管不了,也管不着。他刚刚赶到营口的时候,就得知新六军被调去参加四平战役了。于是二话不说,找来几辆卡车,带队向着四平方向就一路狂奔而去。

1946年5月23日四平

当杨成峰带着自己的补充兵力,还在半路上的时候,广播里就传出了“四平大捷”的消息——又是熟悉的声音和稿子:“……国军英勇无敌,歼灭共军7万,林彪抱头鼠窜……”等等内容。对此,杨成峰只是嗤之以鼻。

只是这一路上,他带来的200人也在不断“缩水”,等到了四平,只剩下150人不到了。不过他也管不了这些,迅速开始寻找自己的部队。

刚刚抵达四平后,首先见到的并非是自己新六军的老部队,而是一只新一军的官兵。

当杨成峰看到这些曾经一起在缅甸浴血奋战的精锐部队官兵时不禁大吃一惊——新一军官兵们几乎个个带伤,精神萎靡不振,军装上也是污浊不堪,显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早在营口的时候,他就打听了一下四平的战事,得知此战动用的部队,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以及71军的88师,共计7个美械师的兵力。这只部队在抗战中收拾日军一到两个师团应该是绰绰有余的,没想到对付这些需要“三五人合用一只破枪”的“泥腿子”竟然被打成这幅惨状。

他拉住几个认识的新一军官兵询问情况,才知道新一军此战吃了不小的亏,损失高达6000余人,那些共军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破烂不堪,而是一只作战意志极高,战术运用熟练的强大对手,新一军由于轻敌,在四平死伤惨重,幸好新六军增援及时包抄了共军的后路,用重炮疯狂的炮击开路,才让共军被迫撤退。

杨成峰急忙问清楚了新六军的所在,然后带兵急匆匆的赶了过去。

然而,等他抵达新六军驻地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并没有自己熟悉的老部队——所有部队都出去追击共军去了,只剩下一个青年207师的一部分留守。

没等杨成峰去追自己的老部队,207师副师长杨继武就迫不及待的冲了出来。

当杨成峰看到这个半年没见的哥哥时简直认不出他来了——杨继武现在显得有些消瘦,眼中布满了血丝,来不及刮的胡子在脸上显得极不协调。军装也有些凌乱,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声音也有些嘶哑起来。

“成峰,来了啊,先进来坐吧,让你的弟兄们先休息会儿!”

杨成峰看得有些心疼——哪怕是抗战时,杨继武也从来没被折腾成这个样子。不过他还是保持着一副军人的样子,吐字清晰的说道:

“长官,不用了,告诉我们66团在哪里?我们得赶紧赶过去!”

“你们这帮人,赶去给共军送菜?”

杨继武苦笑了一声,然后直接拽着杨成峰进了自己的师部里,没等杨成峰开口,就一脸凝重的说道:“军座中计了,中了共军的计策。”

“什么?”杨成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跟着廖耀湘从缅甸作战开始,很信任这位接受过法国和美国双重训练的老长官,绝对不敢相信那帮泥腿子有能力对他下套。

“共军这次没有遭受致命打击,是主动后撤的,现在廖长官自以为得胜,分兵追击,一旦让共军集中起来,攻击任何一路,又是一场大败,就跟你们66团当初在沙岭村遭遇到的伏击一样!就算凭借我们的美械装备顶住了,也必然死伤惨重,可能比你们跟日本人打的死伤还要惨重。”

“我们不是打赢了四平吗?”

杨成峰一脸莫名其妙的问道。

“打赢了,没错,我们是一直在打赢,委座高兴,长官们也高兴,但是我们只是打下了所有的大城市,而且死伤惨重,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守住这些城市了。而共产党除了城市,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农村地区,现在表面他们败退了,但是实际只要出了大城市,到处都是共产党的部队,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兵力,出了城我们就和瞎子一样,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主力。但是一旦遇到我们小股部队,或者是走散了的人,都会被他们直接歼灭。而且你知道四平一战,我们消耗了多少弹药吗?我可以告诉你,后方补充弹药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消耗的速度。”

杨继武吐苦水一样的说道——早先有美军提供后勤保障,各种炮弹子弹可劲的造。形成火力绝对优势的同时,也让这些美械师官兵们习惯了打仗大手大脚。但是自从后勤问题转入中国军队这边后,弹药的补充,输送等等就开始不断出现问题,再加上目前东北地区无法提供工业支持,主要物资补给依然要依靠海运到营口,然后再送往前线,部队如果按照滇西反攻或者胡康河谷战役那种打法,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光所有库存的弹药。

更令他感到危机重重的是几次战役下来,共军主力尚存,而且据说他们已经在黑龙江省让那些被日军炸毁,苏军抢走的兵工厂重新运转起来了,他们的补给能力应该是比国军要有效的,补给线也很短。

“可是,我们已经有了沈阳和长春,都已经到了四平,我们应该再往前不惜一切代价强攻一下,攻破共军最后的收复哈尔滨,不就解决了他们吗?”杨成峰一脸疑惑的问道。

“能那样就好了!”

杨继武一脸苦笑道:“共军不同于我们,我们依附于大城市主要的原因是脸面和那些接收大员对大城市的热爱。但是共军不同,对他们来说丢失大城市对他们的影响不那么大,他们主力尚存,还有所有的乡村作为根据地继续作战。而我们一旦离开大城市,离开公路线铁路线,物资无法输送,美械师就发挥不了战斗力。而且当年和鬼子作战,我们对鬼子的动向了如指掌,老百姓会主动给我们提供情报。但是现在,到处都是TMD共跳的水线子!根本找不到共军主力!”

恼火之下,他连东北土匪的黑话都脱口而出。

杨成峰听的是一脸震惊——他虽然不太相信那些战报上写的数字,但是还是相信国军正在节节推进的。但是没想到实际情况这么糟糕。

虽然他对于杨继武的为人和为官都有些意见,但是还是了解他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军事才能不是虚的。如果他说目前的战略战术有问题,那么应该差不了多少。

“但是,哥!我奉命去66团报道!”

“去66团太危险了!”杨继武打开门,看着外面站着的那150人不到的队伍肯定的说道:

“66团现在压得太靠前,而且孤军深入,越往前越危险。廖军座对共军估计不足,你带他们上去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半道上被共军伏击,全军覆没,要么走运抵达66团,然后和66团一起被伏击,败退回来。而且你们这点人能抵达66团的成功率不到一成,只要你们走出四平,在共军眼中就是一块肥肉。”

这下,轮到杨成峰为难了——他并非是那种不知变通的军官,当看到新一军的惨状后,自然也知道手下这点七拼八凑的人难当大任。显然,他也不可能让207师出部队护送他们过去——他们还没这么大的面子。

“这样吧!”杨继武直接叫来了一个参谋开始起草命令:“我207师此役也死伤惨重,你们部队我就先借来补充我们207师,你们师长李涛和团长翟铁那边,我会去打招呼的,等战线稳定下来,我们再把你们还回去。”

“可是……”没等杨成峰提出异议,一个参谋就推门走了进来报告:

“长官,66团2营遭遇共军伏击,已经败退回来了,我师正在接应收容。”

“你看,你的老部队回来了,你先和他们在一起修整吧,我也省的把你们编入207师了!”

杨继武话音未落,杨成峰已经等不及跑出去了。

当看到那些狼狈不堪的2营官兵时,杨成峰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新六军的人——他们此刻也和那些新一军的人一样衣衫不整,丢盔弃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