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能回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能回头(1 / 4)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太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6年4月15日上海码头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各地已经逐渐开始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然而内战阴霾依然笼罩着中华大地。由于有了美国人的援助,蒋介石一面在东北大打出手,一面又在其他地方调兵遣将,积极做好全面内战的准备。

上海似乎是个世外桃源,此刻还沉浸在战后恢复之中。市民们脸上的笑容中感受不到即将到来的这场席卷全国的内战的残酷。只有那些被裁撤的官兵们,挂着各种勋章,沿街乞讨。

杨成峰率领自己的队伍走在大街上,向着码头方向走去。这是他好不容易凑齐的200名支援东北战场的援军,其中除了以一小部分军装还算是比较笔挺外,其他的大多都是破衣烂衫,没有武器装备,脸上也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杨成峰自己已经一改之前的习惯,走在队伍的旁边,小心翼翼的盯着这只“庞大”的队伍,而队尾和队首和中间部分都安排了自己信任的新六军官兵拿着枪看守,防止这些人中途逃跑——现在杨成峰到有了种自己是在押解壮丁的感觉,这种让他十分讨厌的感觉。

不过他知道这些人应该还不会逃跑,起码暂时不会跑——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裁撤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士兵。愿意跟着他也不是喜欢去东北打仗,而是等到了北方后,他们应该就会直接开小差逃回家,起码比从上海拿着那点连吃饭都不够的“遣散费”回家要靠谱的多。不然他们自己走的话只怕要靠沿途要饭返乡了。

杨成峰知道这点,只是他现在也不在乎了——反正到了东北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这些人的补充,管理,就和他无关了。他只想早点回到自己的部队,和自己熟悉的人打交道。

杨成峰也自认是一个负责的优秀军官,然而现在处在这种无可奈何的环境中,也是无能为力——他曾经见到过不少国内的壮丁,虽然是被抓来的,但是一听打日本,命都不要的上去拼命。但是现在打内战剿共这个口号别说是鼓动别人,连他自己都觉得没有兴趣,更别说是让人去豁出命了。

虽然上海依然繁华,但是一路上,看着街上那些为了抢夺“伪资产”横冲直撞的接收大员,那些到处抢劫,一副全中国都欠自己模样的兵痞,还有那些无所事事的警察,遍地的乞丐,倒在路边无人问津的尸体,以及上海的特色——穿着黑色褂子,腰间别着斧子或者是盒子炮,身上有纹身的青帮成员招摇过市。杨成峰就从内心感到失望——自己这么多年浴血奋战的结果,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最令人心酸的莫过于那些还穿着破烂军装的“路倒”,还有被从河里捞上来的尸体——他们没有死在和日军的战斗中,却都死在了胜利之后的贫困中,路人对此视而不见,最多是叹口气。而那些同样穿着军装的接收大员,地方高官,恐怕连看他们一眼的兴趣都没有。这让杨成峰不禁觉得——假如自己当初作战受伤致残,会不会和他们一个下场?

当然,杨成峰虽然父母双亡,但是有他那个当少将的哥哥,家境还不至于太差。但是在那些因为伤残而被抛弃,导致最后死在街头的官兵中,他仿佛看到了崔玮,袁正刚,周向远等人的样貌,这让他更加难受。

队伍继续向码头走去,然而还没走到码头,就听见前面一片骚乱声传来。

杨成峰快速走到队伍前面,只见几辆卡车已经被一群衣衫褴褛的伤残官兵围在距离码头只有不到100米的地方,车上的官兵和码头的军警都已经荷枪实弹的冲了过来,挡在卡车周围。而那些伤残的士兵们却不依不饶的围在四周,就是不许卡车继续前进,还有几个企图爬上卡车的被那些军警拽了下来,用棍棒和枪托一顿暴打。为首的一个身材肥胖的上尉,更是挥舞着武装带,疯狂抽打着那些伤残士兵。

四周已经围了不少老百姓,码头还有不少外国人,甚至准备遣返的日本人都在看着这边。

“怎么回事儿,你们在干什么?统统给我住手!”

杨成峰一脸怒容的跑了上去,拨开人群,冲到两拨人中间大吼道——他这段时间已经看够丢脸的军人了。

他的声音很大,一时间把所有人都镇住了。两边的人都看到了他那身少校的军装和一脸藏不住的杀气,更别说身后还带着200多个士兵,不少人手上都有武器。于是纷纷后退了一步。

“长官,您来了就好了!”

为首的身材肥胖的上尉气喘吁吁的冲到杨成峰面前,手上还抄着那条抽人用的武装带,上面还沾着血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