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4)

“善。”

老子微微颔首:

“你与你父之跟脚,吾知晓些许,此事不与你为难,今日你既来此地,吾当有三问。”

“请您示下!”

老子问:“既为天帝,当有何为?”

李平安仔细思索,慎重斟酌,想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方才回答:

“当为生灵遏天道,当为万灵求生存,当为天地添正气,当为邪魔降天罚!”

老子又问:“善恶可存于一心?”

李平安继续思索,这次过了大半个时辰,方才答道:

“善恶既存于一心,又非存于一心!

“于生灵计,性善性恶源于心之所选,行善行恶于本性并无直接关联,性恶者可约束自身,性善者也可自我放纵,是故生灵善恶应论迹而不论心。

“善恶之念存于生灵心间,但此生灵是善是恶,当由律法而定!”

老子缓缓点头,给出了第三问:“天帝若错,谁人可罪?”

这个问题,让李平安站在那想了很久。

这问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天帝犯法与凡人同罪、天规凌驾于天帝之上,等等。

但话到嘴边,李平安又觉得,这些都非合适的答案。

律法不可能完善;

而当权者最能寻找到律法之空隙。

想了许久,李平安心底划过了一缕灵光,缓声道:

“弟子斗胆,若他日天庭立下,天地万灵归心,请师伯祖悬利剑于弟子头顶!”

老子目中多了少许精光。

他那张枯瘦且没有多少情绪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丝似有若无的笑意。

“善。”

老子缓声道:

“待你天庭立起时,吾会赐下一宝物,护持天庭、监察诸神。

“且去吧。

“你我之言,不可传于六耳,你父子跟脚之事,吾会稍作遮掩,今后自当为万灵立命。”

“弟子谨记师伯祖教诲!”

李平安低头应答,眼前云雾变幻,再抬头时,那老道、那小院、那青牛尽数消失不见,眼前只是浅蓝天穹,头顶不远处就是天地之膜。

一切恍若梦境。

他略微思忖,心底浮现出诸多感悟,三十六章经文如流水般划过心间。

此为《道德经》之《道经》,蕴藏太清之大道。

李平安的道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第一次,有大能点破他与他父亲的跟脚有问题;

这也是第一次,他回答问题时,绞尽脑汁犹自觉得所知不多、所学不够;

太清老子。

三清之首,这压迫感确实太强了。

些许清气飘过,李平安只觉背部颇为清凉,却是不知不觉间出了满身大汗。

可以……可以回去了?

李平安扭头四顾,不见圣母娘娘的身影,却见那位面容普通、气质出众的青年道者,正含笑瞧着自己。

“天帝师侄,”玄都大法师温声道,“老师命我送你回东洲,咱们驾云慢行。”

李平安嗓音沙哑地道了句:“多谢师伯。”

“不要怕,老师一直都很和蔼的。”

玄都大法师笑着凑了过来,脚下生出一团云雾,带着李平安飘向下方。

李平安挤了个生无可恋的假笑。

和蔼的太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