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第三卷 前有商汤、后有商纣--高度发展的殷商青铜文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前有商汤、后有商纣--高度发展的殷商青铜文明(1 / 2)

第三卷前有商汤、后有商纣--高度发展的殷商青铜文明

玄鸟生商是传说,还是图腾崇拜?

伊尹“桐宫”放太甲是出于大公无私,还是别有用心?

商朝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迁都?

武丁为什么三年不发一言?

为什么说妇好是世界第一位女帅?

纣王从来就是残忍、昏庸的吗?

酒池、肉林是什么样子的……透过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一个真实的奢华帝国浮世绘一览无遗!

商人产生于什么时候?

相土,商民族的第三任首领。

虽然司马迁著《史记·殷本纪》时,有提到他,不过没有描述其事迹。

祖父契因协助禹处理洪水完毕,被虞舜委任司徒一职,负责掌管教育人民的权力,同时封于商(今陕西省商州地区),使商民族因此诞生。

相传相土的曾孙商侯冥死后,长子王亥继承了侯位,没有再作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经营牧畜业。

但是当时的马主要产在北方,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少,而且饲养起来也很困难,所以驯马一直发展不快。

王亥就将牛加以驯服来驾车和驮运东西。

牛的行动不如马快,但是牛的繁殖和驯养比马快。

在不长的时期里,王亥就驯服了大批牛群。

远在三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因为没有道路,交通不便,各地区间的互相往来是很不容易的。

就是较大的方国、部落之间,在陆地上也只有少数道路可通,相互间的贸易交换是不多的。

王亥驯服了牛作驮运工具以后,就经常赶着牛羊和用牛马驮运的方物(土特产品)在东方地区各方国、部落间进行贸易交换。

由于王亥和各方国、部落间的贸易交换往来次数多,大家都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

所以,我国把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就是来源于商族王亥服牛负贩的故事。

王亥服牛负贩为商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商王是如何治理商朝的?

夏王朝因夏桀荒淫腐败,终被施行仁政的商汤在鸣条一战中打败,商汤率师凯旋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有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三千诸侯的拥戴,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统治王朝--商朝在铁血之中诞生了。

商王朝在商王统治下,有着整套的统治机构,数量巨大并有相当战斗力的军队,监狱刑罚俱全,广泛使用奴隶,商代社会确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奴隶社会。

商王以下有一套统治机构,分“内服”和“外服”,即王畿内外,中央和地方。

内服中负责政务的官叫尹,辅佐商王处理国家大事,古书中称为相,如成汤时的伊尹、仲虺,武丁时的师般、傅说等。

尹以下有各种事务官,叫多尹,分别管理修建王宫、耕种王田、奉派出使等。

主管各种手工业的叫司工。

还有一种从奴隶中挑选出来的小臣,如管理农耕的小籍臣、管理山林的小丘臣、管理车马的小马臣、管理治病的小疾臣等。

史官是文官,掌管祭祀、占卜、典礼、记录王事等。

管占卜的叫“贞人”,祝、巫专搞宗教活动。

女巫是奴隶,需要时被焚烧来求雨。

掌刀笔记录王事的叫做册。

武官有多马、多亚、多射、多犬等,奉命征伐、追捕逃亡,管理步兵、射手、田猎、车马(战车)等。

外服是王畿外臣服于王朝的诸侯,其长官为侯伯,对商王朝负担边防、进贡、纳税和征伐等义务。

也有商王派驻地方的督官,如管理农田种植的叫甸,管理畜牧的叫牧。

商代已经有了后世所说的五刑。

甲骨文中的伐,是用戈砍头;黥,用刀在脸上刻文涂墨;劓,用刀割去鼻子;宫,用刀割去男子生殖器;刖,用锯锯去脚。

还有监狱,幸即手铐、脚铐;执,用幸铐双手;圉,即关人的监狱。

商朝迁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据《史记·殷本纪》上说,商王朝自仲丁以后,废嫡而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造成了殷有九世之乱的局面。

诸侯、方国趁着商王朝内部的混乱之机,迅速发展起来,与商王室分庭抗礼。

身为奴隶主的王公贵族整天只顾吃喝玩乐,忙于争夺权力,完全不理国家大事,不顾奴隶的死活。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奴隶,纷纷起来反抗,社会动荡不安。

商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阳甲死,弟盘庚立。

为了改变商王朝动荡不安的局面,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殷,在那里开垦荒地,长期定居。

因为盘庚认为: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比较少,在这里建设都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奴隶主贵族不能过分享受,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缓和一些。

第三,迁都可以避开危险的反叛势力,都城比较安全,统治可以稳定些。

可是迁都的决定招致许多人反对,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

他们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乐。

盘庚是个办事十分坚决的人,他绝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主意。

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诰。

第一篇训诰是劝说,告诉大家搬到殷去的好处。

第二篇训诰是威胁,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进行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首都迁到了殷。

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