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82 拆台(2 / 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俄罗斯军队在攻入德国之后,对德国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这原本无可厚非,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本来就是欧洲人的原则,以德报怨是不存在的,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道理虽然是这样,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有足够的理由对德国人进行残酷的报复。

站在西线盟军总司令的立场上,也有资格表达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担忧。

巴顿还是很有技巧的,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并没有将矛头对准俄罗斯军队的行为上,而是重点关注战争对于平民造成的伤害。

这就很符合欧洲人对于骑士精神的定位了。

骑士八大美德其中就有“怜悯”。

同情弱者,匡扶正义。

德国人理应为战争付出代价,不过应该付出代价的是德国统治阶层,无辜的人不该被牵连。

“战争即将结束,接下来我们的关注点,要从战争转移到战后重建上,这里的重建不仅是物质上,同样存在于广泛的精神领域,原谅和宽恕是美德,这样说或许不合时宜,但是不该被忘记。”巴顿的表达如果被俄罗斯人听到,多半怒火中烧。

但是在西线盟国,就完美符合盟国被迫参与这场战争的定位。

南部非洲和英国、美国,一直把战争爆发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德国。

至于客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没有人关注,这种时候挑起这个话题那就是大逆不道。

采访巴顿的英国《泰晤士报》资深记者卡桑德拉连连点头,巴顿的话太符合《泰晤士报》的立场了。

《泰晤士报》一直强调的立场都是中立和客观。

是不是真正的中立和客观不重要,只要一直重复,谎言重复一千次也会变成真理。

什么叫中立和客观?

用绝对的理性看待问题。

所以俄罗斯应不应该报复德国不重要,普通德国人的悲惨命运更应该关注。

想想德国人也确实挺惨的。

德国统一的时间很晚,等德国人想起来开眼看世界的时候,世界已经被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了。

德国人不甘心,埋头苦干二十年打败了法国,赢得了欧洲大陆的霸权。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德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于是德国人再接再厉,发动世界大战挑战英国在世界范围内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换成南部非洲,辛辛苦苦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却是国破家亡,谁看了都得心酸。

尤其对于英国人来说。

“所以,柏林爆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源于俄罗斯对德国的报复——”卡桑德拉的表达,可比巴顿勇敢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