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超值金版-世界历史1000问> 第三篇 近代史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篇 近代史 2(1 / 4)

第三篇近代史2

巴赫为何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可是德国古典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像大海一样的巨大和深远。”

巴赫家族中几代人都是宫廷乐师,但从巴赫的曾祖父起又都是地位卑微、靠音乐谋生的贫民阶层。

由于家庭贫困,巴赫无法得到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只能靠自己刻苦学习。

小巴赫为了得到他哥哥保存的一叠名家乐谱,前后花去6个月时间,在家人睡熟后,伏在窗前桌案上,整夜抄谱。

谁知被哥哥发现,竟粗暴地把它全部烧掉。

小巴赫难过地哭了几天,但他并不灰心丧气。

不久,离家独自到汉堡附近一个市镇,向一位有名的风琴师求教。

这位风琴师把许多珍贵的乐谱长期借给他使用,后来,巴赫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

由于当时的音乐家只能附属于宫廷或教堂,这就使巴赫面临终生只能处于困难的境遇和屈辱的地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创作意志。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体裁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有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长笛曲、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

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的艺术》、《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六首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和《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精雕细刻的音乐技艺以及作品中深刻的哲理意蕴使他成为乐坛的巨人。

他的音乐在风格上虽然还与复调音乐的旧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他积极地发展了主调和声思维,从而把复调音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巴赫的音乐具有哲理性,但他的作品中的哲理性是与抒情、写景相结合,因而他的音乐使人听来更亲切、更易于接受。

巴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音乐吸收了前几个世纪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并为日后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的出现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和后世音乐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

谁是世界史上个子最高的皇帝?

彼得一世,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身高两米零五,是史上个子最高的皇帝。

彼得一世于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

他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

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

因为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的第一个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

有一次彼得一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

彼得一世登基后,他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彼得一世的地位才真正稳固下来。

彼得一世精力充沛,潇洒欢快。

但他时常发脾气,不太好侍候。

彼得一世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

他精力充沛,热心俄罗斯国家的福祉,为俄罗斯的发展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1725年初,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死去,终年52岁。

彼得一世改革的成效如何?

1697—1698年,彼得一世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基调的旅行。

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

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他看到了许多王子无法看到的事物。

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

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

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一世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

这些改革主要是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背景下施行的。

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

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

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

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

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

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

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

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

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

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彼得一世缔结“北方同盟”有何目的?

在三十年战争后,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霸权。

然而,这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妒忌和提防。

同时,俄国在彼得一世的改革后变得强大起来,但仍缺一个可以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出海口,因此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战事一触即发。

1699年,彼得一世借着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与瑞典发生冲突,与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进行谈判,并于次年11月11日缔结俄萨同盟。

同盟的内容是:奥古斯都二世应允促使波兰加入俄萨同盟;萨克森将在1699年内开始军事行动,俄国则在与土耳其缔结合约后参战。

1699年11月26日,俄国又同丹麦签订《俄丹条约》,规定:缔约一方若受到瑞典侵略,另一方有义务全力助战。

至此,旨在反对瑞典的“北方同盟”正是建立。

俄国企图利用“北方同盟”挑起与瑞典的战争,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何谓大北方战争?

大北方战争(1700—1721),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霸的战争。

1700年8月,沙俄正式对瑞典宣战,彼得一世率万俄军进逼瑞典的要塞纳尔瓦,但在此之前,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里加和荷尔斯泰分别击溃了萨克森和丹麦的军队。

因为没有了后援,彼得一世被查理十二世大败,并且被查理十二世攻占库尔兰。

查理十二世亲率主力攻进波兰,很快便攻占华沙、克拉科夫等城镇,并逼使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退位,另立斯坦尼斯瓦夫·列辛斯基为波兰国王。

但就在此时,彼得一世乘瑞典军队逗留在波兰,无暇东顾,再度建立强大的陆军,并且组建了新的海军。

随即出兵攻占波罗的海沿岸的诺特堡、尼恩尚茨、扬堡、科波里耶和纳尔瓦等众多要塞,并营建新的都城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出海口,是战略要地,俄国从此获得了通往西方的海上通道。

1704年,俄国再与波兰签署《纳尔瓦条约》,以利夫兰、埃斯特兰两地割给波兰为条件,诱使波兰出兵参战。

查理十二世注意到俄国的举动,决定抢先进攻俄国,以防俄国坐大。

他首先制伏波兰,以防其与俄国左右夹击瑞典,再与哥萨克的领袖马日帕缔结同盟,在准备妥当后,他于1708年1月亲率瑞典军从波兰进逼俄国。

查理十二世所率领的瑞典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但由于俄军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而且瑞典军因长途行军已显疲态,因此只得待在乌克兰等待援军,但彼得一世却亲自统率俄军的精锐部队拦截瑞典援军。

1709年,瑞典军无法再待在乌克兰,唯有进攻波尔塔瓦,以求出路,却被彼得一世亲率俄军驰援所阻。

同年7月6日,两军进行大决战,瑞典军被击败,俄军不放过瑞典残兵,全面追击,结果瑞典军全军覆没,从此瑞典不再有能力与俄国争霸。

丹麦、萨克森再度与俄国缔结同盟。

1710年,俄军攻占里加、雷瓦尔、凯克斯霍尔姆、维堡、厄塞尔岛及波兰,瑞典军无法抵抗,节节败退。

查理十二世战败后逃至奥斯曼土耳其,并说服了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向俄国进攻,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

俄军被逼暂停进攻瑞典,但与土耳其作战的俄军仍因兵力薄弱被土军包围。

1713年,彼得一世逼于无奈,对奥斯曼土耳其作出妥协,与其签订《普鲁特和约》,并随即进攻芬兰,侵占赫尔辛基及图尔库。

此时查里十二世则在比萨拉比亚与班达和俄军作殊死对抗,但奥斯曼土耳其因已与俄国议和,所以不得不离开。

1714年,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在甘古特会战大败瑞典舰队,逼使瑞典军撤出芬兰,查理十二世无法再抵抗,只得向俄国求和。

1718年,查理十二世在进攻挪威时阵亡,该年俄瑞两国亦开始进行和谈,但却谈不拢,结果战争于1719年重启。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厄塞尔海战和克琅加姆岛海战再度大败瑞典舰队。

1720年俄军攻进瑞典,瑞典兵败如山倒,只得与俄国进行不平等的和谈。

1721年,两国签订《尼斯塔德条约》,瑞典丧失大片土地,在三十年战争后所得的优势尽失,而俄国则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从此称霸波罗的海,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波尔塔瓦战役在战术上有哪些创新?

1709年7月8日,在俄瑞北方战争期间,俄国军队与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进行总决战,结果俄军大获全胜。

瑞军被击毙9000余人,被俘万余人,损失火炮32门和全部辎重,俄军牺牲1345人,伤3290人。

波尔塔瓦战役改变了俄国在外交上的孤立处境,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威望,动摇了瑞典的军事强国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北方战争爆发后抛开俄国的波兰和丹麦重新同俄国订立反瑞典军事同盟,“北方同盟”再度恢复。

而后,俄国势如破竹,取得了对瑞战争的最终胜利。

波尔塔瓦战役在战役计划的制定、战斗队形的编排以及战场的工程构筑等方面,都摆脱了一线式战术旧框框的束缚。

构筑前进阵地,留有充足的预备队,和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是这一次战役的战术创新。

俄国为何迁都圣彼得堡?

1703年5月初,俄军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涅瓦河沿岸的土地。

同年5月27日(俄历16日),彼得就下令在涅瓦河口的扎亚奇岛修建圣彼得堡要塞,后来改称为彼得—保罗要塞。

彼得最初关注的是巩固要塞,建立对瑞典作战的坚固前沿阵地。

以后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几十个岛屿上建立起房屋。

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将圣彼得堡定为首都。

他邀请法国人勒布隆来为圣彼得堡制订城市建设总规划。

还邀请意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国的建筑师来圣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种不同于莫斯科风格的建筑。

圣彼得堡初建时,是一片沼泽草地,到处荒无人烟。

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为圣彼得堡建设工地提供4万劳动力。

彼得一世经常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到各个工地查看。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荒野的河口兴建起一座10万人的大城市,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不同。

它完全是彼得一世根据他执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对外战争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圣彼得堡打开了俄国通往欧洲的窗户,成为推动俄国学习西欧的基地。

马克思说:“仅仅对波罗的海诸省的征服并没有把彼得大帝的政策与其祖先的政策区别开来,都城的迁移才显示出他征服波罗的海诸省的真正意义”。

彼得一世正是通过定都圣彼得堡来表达了他割断旧的莫斯科传统的决心,展示了他与西欧争雄天下的抱负。

奥古斯塔是怎样成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皇,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市。

1762—1796年在位。

1743年,14岁的索非亚·奥古斯塔随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的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人。

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讨厌索非亚·奥古斯塔这个名字,因为同她父亲争权的那位姑妈也叫索菲亚。

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叶卡捷琳娜一世,她就把未来儿媳改叫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被定为皇储配偶以后,过得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丈夫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宠爱情妇,经常羞辱她。

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

1761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叶卡捷琳娜逼上了绝路。

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

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

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

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夫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

1762年7月17日,彼得三世被毒死,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

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世界,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

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因何买下狄德罗的藏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

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

伏尔泰形容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在哲学家狄德罗窘迫到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大量藏书来维持生计时,花几十万卢布买下狄德罗的所有藏书,并委托狄德罗保管。

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在狄德罗去世之前让他和他的书分开,“是一件最痛苦不过的事”。

你知道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吗?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采取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人民。

那时,地位最卑下,遭遇最悲惨的是农奴,他们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任意侮辱打骂他们,也可以把他们当牲口一样任意买卖。

农奴们不堪其苦,都想起来反抗沙皇,只是没人领头。

后来,这个领头人终于出现了,他叫叶梅连·普加乔夫。

普加乔夫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

18岁时被征兵到波兰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

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开了起义的序幕。

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进军。

奥伦堡城池坚固,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

普加乔夫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长期围困奥伦堡。

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的组织建设。

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普加乔夫起义的消息后,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

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余人,由卡尔将军率领。

卡尔没把普加乔夫放在眼里,他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不料在半路上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险些被炸死。

卡尔刚要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攻,挥舞着马刀掩杀过来。

官兵仓皇应战,哪里招架得住,不一会儿就四散溃逃了。

第二路援军由本尔内舍夫上校率领,在渡河时被义军包围,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车夫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

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堡,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惨败。

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撤退,撤向巴什基尔地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