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超值金版-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 第1章 昂头不认命:光脚的穷人先立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昂头不认命:光脚的穷人先立志(1 / 4)

第1章昂头不认命:光脚的穷人先立志

穷不是罪过,我们无需自卑,更不必掩饰,老话讲得好:“穷不过三代”,年轻时是穷人,不代表将来还是穷人。

我们无力改变生存的环境和周围人的偏见,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不认命。

“我就是穷人”:坦然面对穷出身,不抱怨

穷人家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的出身。

不怕小时候受穷,就怕自己看不起自己。

“再穷,也要看得起自己”

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

在一次国会辩论上,他的竞争对手搬出他的穷人出身想以此打击他。

林肯总统神情骄傲地对竞争对手说:“非常感激你让我想起了父亲,他已经过世了,生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为自己是他的儿子而骄傲!或许我做总统永远也没有父亲做鞋匠那么好,但如果某些人的鞋子不合脚,走歪了路,跌倒了,我会用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手艺和人品帮助他!在场的所有人的鞋如果有问题,我都可以修理,但是有一件事是无法更改的:那就是我永远无法像我父亲一样伟大!”

这番话把众人的嘲笑都化为掌声,林肯也因此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总,在电视上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那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母亲很早就下岗在家,父亲是个普通工人,工资不多。

每逢体育课,同学们都带纯净水喝,母亲也给我带水,总是娃哈哈的瓶子,每天早早地塞进我的书包里。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有带纯净水,我就把自己的水递给他喝。

同桌喝了一口,怀疑地对我说“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其他同学尝过后纷纷嘲笑我说“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你看,连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这分明就是凉白开”。

我拿过来尝了一口,突然发觉真的很像凉白开,当时我几乎无地自容,一进家门就质问母亲:“你每天给我带的水,是不是都是凉白开?”

母亲点头承认,解释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天天给你灌凉白开”。

母亲的答案让我很沮丧,作为家里唯一的消费者,我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但总有义务为不富裕的家里省一些钱,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我的身体来说没什么影响,但我还是有莫名的自卑感。

母亲觉察到我的情绪,问我:“同学里有人笑话你吗?”

我低下脑袋点了点头。

母亲略加思索,说出了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孩子,我们是穷人,这是个事实。

穷不是错,穷也不是罪过,穷人和富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活法。

穷人不可怜,只有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是真的可怜,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

再穷,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也就穷了。

心要是穷了,那就该一辈子受穷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

天亮的时候,我终于想通了母亲的话:穷,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件丑陋破旧的衣裳,也许现在这件衣裳并不好看,但是将来你总有能力脱掉它,换上一件体面漂亮的新衣裳!

后来,再上体育课,我依然拿着母亲给我灌好的凉开水。

当有同学故意嘲笑我“是不是喝凉白开”时,我一直以骄傲地语气回应对方:“是,我觉得这比矿泉水更有滋味!”

目前,中国的许多家庭依然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对此,穷人家孩子没必要拼命掩饰,更不必穷装脸面伪装成“富人家孩子”。

只有心理上健康、乐观和不抱怨,将来才能有大出息。

穷是不幸,富是追求

有一次,孔子来到卫国,感慨卫国人很多,旁边的人问他“人多该怎么办呢”,身为教育家的孔子没有说“教他们念书识字”之类的空话,而是干脆地回答两个字“富之”。

人多了是要教育,但在教育之前首先要让这些人填饱肚子,富裕起来。

只有生计无忧,这些穷人才有精力和意识去接受教育。

吃不好穿不暖的时候,教书育人只是一句空话。

对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穷人大谈教育,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厚道。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小两口,在情人节那天,丈夫一咬牙给妻子买回一大束玫瑰,这时候妻子是什么感受?

她绝不会欣喜若狂,十有八九会抱怨说:“真浪费,净花冤枉钱,还不如送我一副毛皮手套呢。”

当过日子都紧张的时候,人是不会想着浪漫的,所谓浪漫只有有钱人才折腾得起。

自然界中雄鸟追求雌鸟时,通常都送给雌鸟虫子。

一送虫子,雌鸟就明白了:这家伙生存能力很强,跟着它,我和孩子都不会挨饿。

这是一个连鸟都明白的道理,穷人家孩子也应该明白。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古以来,人只有吃好穿好,生活安定后,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如果肚子饿得慌,你也许连父母的东西都会抢过来吃,兄弟的就更不用提了。

男人的不幸,民族的不幸,源于一个“穷”字。

“贫病交加”、“穷凶极恶”、“穷途末路”都是被逼出来的。

穷人家孩子必须明白“有钱真好”这句真理,你可以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也可以不会做诗、弹钢琴、做饭,但是步入社会后你必须要学会挣钱养家。

有钱的大明星上厕所都会遭人围追堵截,身家过亿的富豪随便说句话都会被捧为“至理名言”,这就是富人的地位和影响力!财富就是尊严,财富就是实力,财富就是别人像粉丝一样用崇拜的目光仰视你。

没有财富,你也就没有尊严,没有实力,别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挤对你,折腾你,给你脸色看。

孩子们喜欢公平的游戏规则,成年人渴望公平的竞争机会,但现实的情况是残酷的:富人家孩子吃穿无忧、生活奢侈,穷人家孩子节衣缩食、艰难度日;富人家孩子吃腻了鲍鱼燕窝,穷人家孩子只能天天粗茶淡饭;富人家孩子即使能力不强,也能凭借老爸的关系进入好单位,得到好工作,穷人家孩子即使工作努力却收入微薄,有钱活命却没钱养家……“承认生活是不公平的,然后努力去适应它。”

这是比尔·盖茨的观点。

承认生活不公平,不意味着屈从现状,恰恰相反,只有接受这一现实,你才能摆正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作为一名起点较低的穷人家孩子,若想日子过得好,就得加倍努力,一步步摆脱穷人的窘境,晋身中产阶层和成功人士。

想成为富人就得有很多的钱。

穷人家孩子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有钱绝对是一件光荣的事儿,谁长大后不想为家里争口气?

谁不想既能出名又能大把大把地赚人民币呢?

名利双收就是你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人活着就要光宗耀祖、名扬四海,成为站在财富金字塔最顶层的人。

正确的心态和金钱观,正是穷人家孩子奋斗的基础。

竹子也是草

许多人都以为竹子是一棵树,实际上竹子是一根“草”,一种长得最高的草本植物。

路边的野草一大堆,为何竹子会长得如此高大、如此结实呢?

答案是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要与大树试比肩”的强烈念头。

一般的小草在茎干处只有一个生长点,而竹子在每个竹节上都有一个生长点,赶上春雨滋润,它便会一夜之间窜出几米甚至几十米。

比较富人家孩子和穷人家孩子的家底谁多谁少,那是愚蠢的;但如果比较发展潜力,穷人家孩子肯定胜富人家孩子一筹,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奋斗意愿。

每个穷人都要有“竹子也是草”的心气,即使你只是一颗“无所依赖的小草”,也要积极奋斗,野蛮生长,拼命长成高高在上的竹子。

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广告语:“只要心够决,就能拼出头”。

人都是在为需求而活,富人的各种需求都是高级的:吃美食,娶娇妻,住好房,开好车,身边朋友都是清一色的富豪名流,更不必说穷人对他们的尊重和羡慕了。

想获得富人拥有的一切,就要在正视贫富差距的基础上,“心够决”,“胆够大”,靠奋斗改变穷出身。

英雄不怕出身“窘”

战国时的“合纵”谋略家苏秦,是个要强的穷人。

年轻时,他变卖洛阳家中的家产,前往秦国实现抱负。

当时苏秦火候还不到,秦惠王觉得他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婉言回绝了他。

苏秦不死心,待在咸阳城,先后十次上书大谈自己的抱负、理想,但秦惠王丝毫不为所动。

后来苏秦的银子全部花光,连鞋子都没得穿,只好自己编双草鞋,背着又脏又烂的行李回到洛阳家中。

妻子见他穷困潦倒的模样,正眼都不瞧他一眼。

父母更懒得跟他说话,嫂嫂也不给他做饭,苏秦像个老鼠一样垂头丧气地蹲在墙角里受气。

痛定思痛,苏秦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学识不够,一咬牙决定从零开始,发愤苦读,将七雄之间的利害关系吃透。

在一年的苦读期间,苏秦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次好觉,用绳子将头发拴在房梁上,每当打瞌睡的时候,就拿铁锥子刺痛自己,血流如注。

在对时局了如指掌,制定出一套时势战略后,苏秦再度出山,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向燕文侯提出一套使燕国强大的方针策略,开始了“六国联手制秦”的合纵之路。

苏秦周游列国,“以三寸之舌为帝王师”,先后取得六个国家的相印。

在苏秦执掌六国相印期间,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一步。

面对第一次奋斗失败的挫折,苏秦没有失去信心和不停地抱怨,而是很快找到原因,总结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第一经理人唐骏,小时候家境很“窘”(网络火星文,同“窘”,意指处境困难、尴尬),父母是印染厂的普通工人,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一家五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旧平房里,连个卫生间也没有。

唐骏的父亲为给三个儿子各盖一间结婚用的新房,拿出十几年积攒下的2800元钱申请盖新房,其间等了很多年,费了不少心,用尽各种办法才打通关节,在郊区拿到一小块地。

就这样,13岁的唐骏,成了自家建筑工地的小力工,每天早上推着小翻斗车到运河边,拿簸箕从河边拣适合打地基用的砖石,双脚浸在刺骨的河水中使劲抠石头,奋力把盛满碎砖石的簸箕举过头顶,放在一人多高的堤岸上。

寒风瑟瑟,刺骨的河水顺着手臂灌进袖管,一直渗到贴身衣服上,那滋味真是有苦说不出。

打地基大约需要500辆翻斗车的碎砖头,父亲给唐骏定的指标是一年内完成,母亲每天催促他“怎么这么慢”。

捡完一天石头回家,唐骏总会满身泥土,上炕倒头就睡。

夏天时唐骏还可以拎桶水在屋外面冲澡,冬天时就只能干挺着,忍着满身的臭味。

在不停地倒数“还剩多少车”的念头中,唐骏度过了这艰苦的一年。

这段经历让唐骏刻骨铭心,无形中磨炼了他的心态。

每当事业遭遇逆境和不顺,唐骏总会对自己说:“小时候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什么苦我都吃过!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也没有什么不能失去!”

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朱元璋6岁开始要饭,孙中山15岁才有鞋穿;爱迪生卖过报纸,高尔基擦过皮鞋;陈景润卖过鸡蛋,马俊仁打过猪草;倪萍捡过柴火,赵本山钉过马掌;冯巩捡过烟头,牛群拾过煤碴……”穷人家孩子就像蜗牛,生下来就背负着重重的壳,他们没有支撑,只能慢慢地爬着走。

天空不会庇护他们,大地不会关照他们,一切都要靠双手挣得。

穷出身和被现实打磨出来的良好心态,使他们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向上,从不绝望,以“受挫--进步--再受挫--再进步”的经历,换来最后的成功。

穷人胆大,志气更要大

志气决定前途,胆量成就事业。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三流角色,人这一辈子就该活出个人样。

穷人,没有什么输不起的

为什么一流人才总是出现在军界和商界?

那是因为这两个领域的竞争是最激烈、最残酷的!对指挥官来说,你统领成千上万的兵,你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些人的死活,你敢担这个责任吗?

商界也是如此,投入两个亿,三个月后你很可能厂子倒闭、负债累累甚至家破人亡,干还是不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