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二百三十四章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四章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帝(1 / 3)

早朝过后,嬴政回到了书房。

望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恍然想起了赵昆说的那些话,不由眉头紧皱。

善于察言观色的赵高,立刻捕捉到了嬴政的情绪,连忙问:“陛下可是累了?老奴这就去为陛下弄碗豆腐脑来!”

始皇帝喜欢吃豆腐脑的事,自然传入了赵高耳中。

作为始皇帝宠爱的官宦,他也不遗余力的派人去学豆腐脑的制作方法。

好在这方法是千口村传出来的,频阳城里也有人卖豆腐,所以倒是不难学。

听到赵高的话,嬴政忽然一笑,旋即摆了摆手:“去吧,再弄点豆浆,油条。”

“老奴明白。”赵高含笑应答。

不用想也知道,这豆浆油条,肯定又是赵昆鼓捣出来的吃食。

论讨陛下欢心,这大秦帝国,恐怕只有赵昆能与自己计较了。

思虑稍顿,赵高转身就要离开书房。

这时,嬴政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多弄两人份的量,把冯去疾和李斯一并叫来!”

“诺。”

赵高躬了躬身,应诺而退。

没一会儿,三人都来到了书房。

“臣,冯去疾,李斯,拜见陛下——”

嬴政挥手:“好了,爱卿不必多礼,快入座吧,朕有点事交代,你们听,可不可行,给个意见。”

冯去疾和李斯闻言,互相对视,然后依言入座。

“陇西的兵灾虽然消退,但流民多不胜数,如今涌入关中,必须尽快处理。”

“渭河系河道整治,关呼春耕大事,马虎不得。”

嬴政先干练的抛出问题,然后等待臣子各抒己见。

这是他一贯地作风,李斯和冯去疾也见怪不怪。

等李斯和冯去疾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嬴政又从桌案上拿出一份纸制的奏折递给冯去疾。

“你们再看看这个,这是应对措施。”

冯去疾对纸已经不陌生了,只是目光顿了顿,朝展开奏折,与李斯一同观看。

上面有关于赈灾拨粮,开捕给利,清淤通河,建立功德碑等一系列措施。

比他们给出的意见,更加有效,也更加高效。

两人看完,面色微微变了变。

每一条措施,都切中要害,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行性,以及提前预防的可能性。

“这……”

冯去疾合上奏折,看向嬴政,欲言又止。

嬴政笑了笑,道:“有什么话就直说。”

“回陛下。”

冯去疾沉吟了一瞬,拱手道:“老臣以为,建功德碑可鼓励百姓参与河道疏通,甚至修筑河堤,实乃良策。”

顿了顿,又道:“但允许百姓捕捞禁渔水系,怕是会酿成祸端,实乃谬论。”

秦朝以小农经济为主,百姓耕地生产是正途,捕捞江河湖水之鱼,在当时的某些地方,跟不务正业差不多。

而且,秦朝有专门的渔政,根本不需要百姓去打渔捕捞。

听到这话,嬴政眼睛微微眯起,若有所思。

这短暂的神色变换,被一旁的赵高捕捉到了,于是小心翼翼道:“启奏陛下,老奴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

嬴政愣了愣,旋即笑骂道:“你这老狗,竟然在朕面前卖起了关子?”

“有什么话就说吧!”

“诺。”

赵高恭敬行礼,笑着道:“陛下,两位丞相,老奴以为,允许百姓捕捞,倒不像冯右相说的那般弊大于利;

短暂的捕捞,非但不会出事,还能彰显陛下的仁德,激励百姓忠于陛下,参加河道治理,也能给百姓带来额外收入。”

“只要官吏们妥善施政,便不会出多大的事。”

话到这里,嬴政含笑点头。

冯去疾心头一惊,下意识看向赵高,这狗奴才,真他妈会察言观色啊!

连奏折都没看,就能从只言片语中找到讨好陛下的言辞。

难怪犯了滔天大错,也能被陛下重用。

虽然赵高的话有冒险的成份,但也不能说,他的话毫无可取之处。

沉吟了片刻,李斯适时出声:“老臣也觉得,赵府令所言尚可。”

嬴政笑着“嗯”了一声,然后朝赵高摆了摆手:“端上来吧。”

很快,赵高就去而复返。

嬴政看了看宫侍托盘中的豆腐脑,以及豆浆油条,笑颜绽放,朝两人摆手道:“时辰还早,咱们先吃点东西再继续说。”

“敢问陛下,这是何物?”冯去疾端起豆腐脑,仔细打量了一番,不由疑惑出声。

嬴政一边往嘴里送豆腐脑,一边笑着解释:“频阳城新出的吃食,朕感觉味道还不错,便与卿等同食。”

“原来如此……”

冯去疾恍然点头,又感慨道:“想不到这小小频阳竟有如此多新奇之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