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860章 缅北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0章 缅北大捷(2 / 2)

前方的坦克被日军的自杀式攻击炸毁后,后面的装甲车和坦克不敢向前,加大油门跑路。

这一次尝试之后,英澳军63旅和装甲第七旅就彻底放弃了营救行动。

第五军的战士们用小半个晚上熟悉英军的装备!

24日拂晓,第五军三个师于同一时间向瑞宝和金乌的第55师团发起猛烈攻击。

炮弹划过夜空,如绚烂的烟火砸入日军阵地。

在炮火的掩护下,坦克和装甲车隆隆向前,势不可挡。

傅宜生手下的安春山和袁庆荣等人作战勇猛,常常身先士卒。

他们所带的部队在保持第六兵团整体的大风格之下,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战风格。

以一点为突破口,猛打猛冲,就像直插心脏的利刃,一旦反应稍慢,必死无疑!

战斗从拂晓十分一直打到日上中天。

第五军各部都在向前推进,日军第55师团丢掉了他们用来代步的单车,向着更西边的丛林撤退,包围圈已经荡然无存。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包围圈内和包围圈外的英军部队于观望状态。

斯利姆将军十分紧张,他将最后一杯红酒喝下肚,把所有的勋章别在胸前,做好了向日军投降和迎接生命新曙光的两种准备。

琼斯和威廉上校看着不断向前推进的中国军队,他们感叹连连,开始怀疑自己之前遭遇到的日本人和当下正在被中国军队狂追猛打的日军部队是否为一支队伍。

日军第55师团本就是疲惫之师,没有携带重火力,根本挡不住第五军的猛烈攻势。

5个小时后,日军全线溃败!

当中国士兵出现在瑞宝和金乌时,包围圈里的英国侨民、传教士和记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幕。

确认来的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时,这些被日军包围了10天的人们激动到流泪,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与中国士兵拥抱。

女人们热情地把自己的嘴唇贴在中国士兵的脸颊,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感激的话。

传教士跪在地上不停的往胸前画十字,感谢上帝派来了正义之师。

在安春山的印象中,被包围的部队往往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在眼中仍然在散发着求生和反抗的光。

可面前的大不列颠人除了脚步有些虚浮外,没有任何的衣衫褴褛模样。

他正皱眉时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原来是一个路透社记者将照相机对准了他。

拍完一张照片后,激动的女记者直接跳到了安春山怀里,口水沾满了他的两边脸颊和脖子。

到处都是相拥庆祝的人们,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天竺人、缅甸人、中国人、英国人……

黄皮肤、白皮肤……

好像人类的全景图再现,世界大和平,相亲相爱一家人。

确认得救后,斯利姆没有像普通士兵一样欢呼庆祝,而是表现出一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威严。

他戴着白手套,身体站着笔直、像标枪一样。

就好像在告诉所有人,他是包围圈里10万人的精神支柱,有了他的存在,人们才能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坚持下去。

傅宜生和斯利姆将军见面,后者一本正经,口头表示了感谢。

看着周围欢呼的人群,傅宜生的心情也很不错,没有在这个时候说出嘲讽的话来。

一个小时后,英澳军63旅和装甲第七旅也来到了瑞宝。

这两支部队给“受苦受难”的10万人带来了充足的给养。

女记者端起一杯咖啡,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后虔诚地看向天空道:

“还是熟悉的味道啊!

上帝保佑中国人!”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并不怎么激烈的战斗被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大肆宣传。

12月25号,圣诞节的这一天。

世界人民都知道,在远东,中国军队解救了10万英国人。

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了。

虽然这一仗只歼灭了日军第55师团的小部,但是其政治意义却是极为重大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史称缅北大捷!

【作者题外话】:三更,八千,求票票哈。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