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2)

而九州科技商务部门,也的的确确收到了很多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商议邀请。

而这个时候,一个尴尬的情况出现了,九州科技商务合作部门专职负责车企合作的组内,人员不足!

车企要想谈合作,必须要排队等安排……

当然,此前与九州科技签署过紧密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企业,并不需要排队等安排,只需要直接通知九州科技总裁办,然后等总裁办与对应合作部门的主管进行协商就行。

原本大夏的这些新能源车企还有些不满的情绪,毕竟这种合作,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他们在“倒贴”九州科技,而九州科技居然还“挑三拣四”起来。

只不过,在九州科技的工作人员解释清楚之后,这种不满的情绪,立马就转变为了庆幸。

甚至还有车企总裁表示:“没事,我们公司能够等,稍微等几天,你们忙完了,我们再继续谈就行。”

“别人远道而来,既然是官方也在劝,那咱们也不急,大家都按规矩来就行。”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特殊的情况,完全是因为大夏境内的新闻传递到海外市场之后,蓝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车企也都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有超过一百家车企开始联络九州科技,想要这个庞大的科技企业与自家公司合作。

数量如此庞大的合作企业,背后代表的不仅是庞大到无法轻易记数的资产规模,还代表着这些背后的官方资本。

千里迢迢找一家大夏公司“取经”。

这个事情自然惊动到了大夏官方。

大夏官方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也是立马与九州科技交流,虽然没有刻意指定让九州科技怎么做,但是负责人的言谈之间,还是有稍微劝说道:“为了国际局势……”

顾青也被这个事情给弄得不能沉浸研究工作,必须要参加一个级别颇高的会议。

最后,他也得到了官方给出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让保密级和独有技术外流,类似比亚蒂的混动技术最初版本那种技术可以被得到允许。

虽然如此,顾青却没有遗忘初衷。

对于海外车企的合作请求,他的要求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要钱,只要矿产和人力资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