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金玉满堂> 49、第四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9、第四十九章(2 / 5)

这时候火候就十分讲究了,等面皮鼓起呈透明的时候就要立刻取出,换上另一盘。

就这么一盘一盘换着,顾茵带着他们做出了百十张凉皮。

而这时候,正午过了,运河边热闹了一早上的赛龙舟结束了。

买了冰饮的人一般都会去摊子上还杯子,但摊位上就那徐厨子的两个小徒弟,尽管他们的手脚也非常快,但又要兑换杯子,又要卖酸梅汤,显然兼顾不过来。

码头上没个遮挡,人又还没散开,排队并不好受,客人们想到还可以去文成街的食为天兑换,多半会过去——

都是难得进城,很少有人会刚在正午时分赶路回去,多半还是会逛逛。而食为天所在的文成街本就算是镇子中心的繁华区。

到了文成街街口,远远的就能看到那恢弘大气的牌匾。

就算是不识字的人,稍微一打听也能找过来。

进到店内,首先是感觉到凉——店里角落都放着冰盆呢,然后闻到各种菜香,饥饿感一下子席卷而来。

再打听一下店里的价格,大荤五文钱一勺,半荤三文钱,素菜两文钱,另外还有和外头卖的价格一样,但只是小了一些的馒头花卷当主食,粗粗一算,其实也没比在小摊子上吃饭贵多少。

而且他们都吃到了顾茵做的冰饮,有了个这家店虽然东西比摊子上卖的贵了一些、但是味道好、用料扎实的初步印象,就也会愿意尝尝别的。

后头顾茵他们把做好的凉皮也端了上来,明码标价五文钱一大碗。那东西不带热气儿,拌上周掌柜亲自调制的酱汁,再码上面筋、花生碎、黄瓜丝、野菜丝,再适合暑热的时候吃不过。

客人们明明一开始只是来还杯子的,却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留下用餐。

店内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竟有刚开业那种人满为患的盛况。后头也有镇上的熟客过来,不过看到人多他们也不慌,反正可以外带便当,回头把便当盒还过来就是。

而其他没买过冷饮的外地客人逛到文成街附近的时候,就会发现多开了一家新店。

这还不算新鲜,更新鲜的是,其他附近的吃食摊子、店铺虽然因为端午节也会比平时多一些人,但也不会像这样门庭若市、座无虚席的。

这不得好好了解一下,怎么算是进了一趟城呢?

一了解,平价的菜价和眼花缭乱的菜色多半也会把人留住。

看到人多,周掌柜又去后头炒新的菜,顾茵则接着做凉皮、蒸馒头花卷。

午市接着晚市,店里的就一直没有空着的座位,一直到天黑,家不在本镇的人都赶路回去了,人才渐渐地少下来。

等到最后一个客人也走了,周掌柜把店里的大门关上,这一天的营业才算是结束。

许氏等人先被放回去休息了,顾茵和周掌柜、王氏留下盘账。

顾茵是店里最忙的,王氏和周掌柜他们就都不让她动了,一起帮着算还回来的杯子和点账

最后是五百个杯子只有二十个多个没还回来,但因为本来冯木匠就要的价格低,其实也不算亏本。

三种冷饮里,奶茶卖的最少,卖了一百杯,不过奶茶本来就成本高,而且容易变味,顾茵也做的最少。

酸梅汤和绿豆汤卖了四百杯,后来徐厨子两个小徒弟在码头上又卖了两百多碗。

加起来毛利大概在二两左右。

顾茵本来想的就是靠冷饮给店里引流的主意,所以冷饮的利润只算是小头,店里的生意才是大头。

周掌柜一通算盘打完,店里生意的毛利润在十五两左右,绝对算得上是开业到现在生意最火爆的一天了。

听到这些利润,王氏和周掌柜脸上都有了笑影儿,不枉费大家都忙活一天。

顾茵也高兴,倒不只是光为了这天的进项,而是因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宣传!

食为天开业到现在,多少在本镇上打出了一些知名度,但对其他地方的客户来说,食为天的名字还是陌生的——之前靠着“文老太爷粥”的风潮虽然也算吸引了不少外地客户,但能为了一碗粥特地来买的还是少数,而且如今那风潮也过去了,更没人知道了。

但这次光是靠着饮料杯,就宣传了五百人,还不算后头跟风进店的外地客人。

这些人能辐射出去多少潜在客户……想想就让人高兴!

等到他们盘完账,顾野从外头跑回来了。

顾茵正要找他,见了他就道:“我正要把工钱给你呢,还有你那几个小伙伴呢?他们的工钱也都算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