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一十五章 以为永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五章 以为永例(1 / 5)

李孟羲目光扫过众多什长,好多人都看起来面熟,但李孟羲只能叫上少部分人的名字。

“好了,人都到齐了吧?狗子,清点下,看谁没来。”

招降黄巾两千余众之后,这次扩军,义军战兵之中,有骑兵八十余,分为斥候,通令兵,哨骑,战骑各部,其中作战骑兵队是二十四人。

弓弩三百余,步卒扩至千人,关羽的前锋部,就由原来的三四百人,减去伤亡后,一下扩到了五百人,等于扩充了快一倍。

各什都塞有新兵,而伍长什长,全都是旧有乡勇。

李孟羲关羽刘备三人商议过,认为扩军的最高极限是,至少要保证最基层的什长至少是熟悉军中军规军律的,然后等以这些熟悉军规的什长一段时间之后,培养出更多熟悉基本军规的士兵之后,由普通士兵担任什长其实也勉强合格。

最不能接受的是,不熟悉义军的各方面节奏,不知道义军何时扎营,何时升火造饭,也不知道早晨的一个时辰要练兵,要是这些都不知道的人去当什长,等于是在整齐划一的军队序列中掺了沙子,很让人难受。

义军可以扩军,而李孟羲认为最极限的扩军状态,依赖于熟悉义军军规军律和行事习惯以及办事流程的士兵有多少。

有五百个这样的士兵,那极限状态下,就可以扩充五百什,五千人。

再多的话,就不是扩军了,而只是单纯扩充作战力量,跟拉壮丁凑人头没得区别。

不大一会儿,狗子按每个百人队分开数,数了每个百人队的什长伍长都有多少,数完之后,狗子跑过来汇报,“人齐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众什长,“说一下军令,军令如下——今晚新兵入营,晚饭过后,各什长带着各自的人,围着火,随便聊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