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夫长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夫长来了(1 / 5)

手摸着粗糙的黄土夯土城墙慢慢走过,李孟羲时不时还能摸到夯土城砖中的麦秸的纹理。

据说古代筑坚城,会用鸡蛋清,和石灰,粘土,以及糯米汁混在一起做成三合土,用三合土建成的城池可百年不倒,坚固无比。

用鸡蛋清,还用糯米汁,成本一定很高。

文安县城的城墙就李孟羲观察,不是用三合土建的,而只是用普通的夯土法建造的。

看来只有到除了边疆地区和军事要地,或者州府之地,才能看到真正的雄城。

夯土墙,又称土胚墙,前世的时候,李孟羲见过这种墙。

爷爷家最早就是土胚防,住土胚房里热还是冷倒是忘记了,只是会漏水,每到下雨爷爷就会用大胶盆在屋里接雨水。

而且土胚房容易招老鼠和生虫子。

最好的做土胚的土是黄泥,而好的黄泥最好是取自河地的黄泥。

河地,即是离河近的土地,每到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水会漫过高堤,把河里的淤泥什么的全沉积到河堤附近的地里了,因此河流附近的河地较为肥沃。

按爷爷的说法,河地是最好的地,河地的泥下雨不沾脚,而远离河流的岗地,岗地里的泥下雨鞋都能被粘掉。别看岗地粘鞋,用岗地泥做土胚,土胚却不如河地黄泥做的胚结实牢靠。

做土胚首先要找好黄泥,最好是表层泥土下的,没有杂物的黄泥,然后用木板做模,把麦秸剁碎,和黄泥加水搅和在一起之后,把掺了麦秸杆的黄泥倒进模具中,然后用重物捶打压实,压出砖的形状。

然后就把做好的砖胚阴干或者晒干,胚就成了。

黄泥和麦秸,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然而当两者混合一起之后,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加了麦秸秆的泥胚砖不会开裂,且很结实,盖成的房子至少能撑十来二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