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九十三章 刘备不善背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刘备不善背书(1 / 2)

夜看样子还早,关羽看着李孟羲,“现下有空,孟羲,今夜教你《孙子》。”

说话间,关羽抖了抖衣袍下摆,把衣服抻平,连身体也片刻间坐正了,板板正正的如同塑像。

关羽这个状态,李孟羲很熟。这厮一读春秋,气场就变得超凡入圣了,关羽对待看书和学习态度的认真程度,比砍人还认真无数倍。

关羽突然认真,李孟羲受他影响,腰身不由得一直。

“大哥。”关羽正色,摊掌引向李孟羲,要刘备坐他对面,也就是李孟羲身边。

没有座位,大家都是捡几块木柴垫在地上坐着。

见李孟羲和刘备都坐定,连砖头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手放在膝盖上一本正经。

关羽头微抬,仰视夜空,丹凤目微眯,沉思半晌。

等完全回忆了一遍《孙子》原文,关羽再度睁开眼睛,目光扫过刘备李孟羲以及砖头,一大两小的三人,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讲到:“

《孙子》,为春秋之时,兵家先圣孙武,所做,其全篇字目六千一百一十,十三篇。

其总纲十三篇为: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说完,关羽停下,看着刘备和李孟羲。

“你们先把总目背下,等熟记之后,再讲兵法。”

这就是,要让背诵了吗?李孟羲挠头。

李孟羲挠头想了一下,只能想起兵法十三篇这几个字,其他的……报告老师没记住。

刘备其实啥也没记住,但是刘备很不好意思说没记住,哪怕关羽是他义弟。

若没有李孟羲,刘备会一直装作记住了,然后装下去。

“关将军,我没记住,能再说一遍吗?”李孟羲了毫无心理负担,直接就没记住,让关羽再讲一遍。

看到李孟羲开口问了,不用自己问了,刘备暗舒一口气,瞪大了眼睛坐直了身体等在关羽再讲。

关羽斜睥了李孟羲一眼,缓缓开口,“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

关羽又说了一遍,李孟羲听的用心,记得也用心。

然而,他毕竟只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没有过目不忘之能。

“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李孟羲小声默念了好几遍,眉头紧皱。

古人奇怪的语言习惯,把第一放后面,读起来太拗口了,刘备关羽他们这两个古人习惯还是不习惯李孟羲不知道,但就李孟羲自己而言,带上第一第二,影响背诵效率。

于是李孟羲自作主张的把第一第二去了。

“始计,作战,谋攻,军……军形,兵势,虚实,军争,……军争……”

李孟羲就记住这么多,而已。

“关将军,军争之后,什么来着?”李孟羲脸色平静,厚着脸皮问。

关羽看了他一眼,“军争第七,九变第八。”

“好的。”李孟羲点了点头,同时嘴里快速念了几遍军征九变,军征九变,军征九变……

觉得记熟了之后,李孟羲又问,“再后边呢?”

李孟羲频繁的问,把刘备的思路打搅了。

可怜刘备快三十了,记忆能力比不过李孟羲,又被李孟羲一打搅,差点全忘了。

关羽觉得李孟羲学习态度不端正,皱眉从头把孙子十三篇纲目从头到下念了一遍。

李孟羲趁机梳理了一遍,终于能一遍记住所有十三个目录。

李孟羲嘴里低声快速的默念着,一边背诵,李孟羲一边抽空观察了下自己的“同学”刘备,一看,李孟羲就佩服刘备。

你看人家,嘴也不张,动也不动,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人家会默背,不愧是刘备。

不管刘备,李孟羲背自己的。

片刻后。大致三四分钟后,李孟羲停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