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 / 3)

“你们知道宁昌年参加科举,且屡战屡中,是因为宁昌国写信回来?”

“对,而且信中炫耀之意非常浓,我兄长说,如果宁昌国从京中回来探亲,恐怕还要狠狠的炫耀一番。果不其然,他当年回中州探亲,特意转了个弯儿回了晁州,真的是见人就说宁昌年很聪慧,这么小的年纪就能中了举人,不愧是宁家的另外一个神童。”

“这很正常啊,家里有这么厉害的小孩,可不是要炫耀的,这一点无可厚非。”金菁点点头,“只不过,后来好像没有姓宁的士子高中状元,他是不是就没考?”

“大人猜的不错,宁昌年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下场。”

“这就奇了怪了,这么好的天赋,为什么不继续考?担心考不中丢脸嘛?他年纪还小,一次不中,还有两次,只要在宁昌国高中的年纪,考一个好名次,大概都不算是丢脸了。”

“不是担心考不中,是担心考中了,会给家里带来更大的麻烦。”

“哦?这话又是何意啊?”

“是这样的大人,您听学生慢慢说来。”宁橙谢过给他喂水的守卫,润了润嗓子,有继续说道,“宁昌国回来探亲之后,大概过了一两年吧,他从京里写了信,信里面提及宁昌年,说他对经商有了兴趣,已经在京中盘下了一个铺子,准备开始做买卖。”

“做买卖?士农工商,可是最让人看不起的,宁昌国居然不反对?”

“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十分支持。他写信给族长,也是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看了他的解释,族长和长老也觉得宁昌年不继续科举这条路,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这可是太奇怪了。”

“一点都不奇怪。”看到金菁很不解的表情,宁橙说道,“那个时候,宁昌国在京城出了几次风头,接待了几次外来的使团,不卑不亢的态度,为大夏挣了不少脸面,宫里宫外对他也是赞赏有加,他在西京城也算得上是赤手可热的红人了。”

“花团锦簇犹如烈火烹油,这样的风头,不出也罢。宁昌国若是想要真正在京城站稳脚跟,还是要低调行事为好。”沉茶喝了两口茶,慢悠悠的说道,“如果宁昌年这个时候继续参加科举,十有八九还是会中的,哪怕不是三甲,就是随便中个进士,也足够京城人谈论很久的。这对于想要慢慢低调,慢慢不被人关注的宁昌国来说,其实是弊大于利,所以,只有对不起宁昌年,彻底斩断他的仕途,这样才能保住宁府的平安。否则的话,过不了多久,宁昌国就会被他的同僚围攻,哪怕他背后有靠山,也只能保住他的命,再多就保不下来了。”

“大将军说的是,族长和长老都是这么说的,不能因为宁昌年影响到宁昌国的仕途,家里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人,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折损了。幸好宁昌年对做官的兴趣不大,也不想要继续念书,更不想要科举入仕,他确实是在做生意上比较有兴趣,而且还很有天赋,本来就盘下了一家铺子,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两家、三家,等到半年之后,宁昌国再次从西京城来信,宁昌年的铺子已经扩大到了十七家了。”

“十七家吗?”沉茶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知道宁昌年的铺子都叫什么?”

“一开始的不清楚,后来扩大了规模,就起了一个统一的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背后的东家是同一家。”看到沉茶盯着自己,宁橙吞了一口口水,说道,“这些铺子在宁昌国东窗事发之后就被抄没充公了,现在应该已经换了名字”

“说之前的名字。”沉茶冷冷的看着他,“不用管后来的事儿。”

“回大将军,是扶柳阁。”

金菁听到这个名字,转头去看沉茶,又看了看一脸惊讶的金苗苗,看到沉茶朝着自己点点头,他重重的叹了口气,这还真是做生意啊,只不过不是为了西京宁府,也不是为了中州宁家和晁州宁氏,而是为了太皇太后和青莲教。

“几位大人……”宁橙看看沉茶,又看看金菁,再看看同样变颜变色的影五和影十七,“这个扶柳阁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金菁冷笑了一声,“你真的确定扶柳阁是宁昌年的产业吗?”

“是!”宁橙点点头,“而且,宁昌年为了报答宁昌国的养育之恩,教养之恩,每年还给了宁昌国三成的分红,这些银子,宁昌国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送回了晁州。”

“确实是知恩图报的人。”金菁点点头,“可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背叛他的兄长?两个人相亲相爱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到最后反目成仇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