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七六三章 国内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三章 国内的问题(3 / 3)

都是有由于工厂过度节约成本没有做到应有的安全防护造成的。

各地已经有自发成了组织开始跟这些工厂打交道。

他们呼吁内阁尽快出台律法惩治这样工厂。

而工厂也是叫苦不迭,他们的理由是国外的工厂做的比咱们还要差。

如果再继续提高要求的,那么工厂的商品就没有竞争力了。

即使是大华夏圈内部零关税他们也很难与一些欧罗巴的企业去竞争。

还有这几年加华、东华的工业发展也很迅速,成为了本土的竞争者。

两方面人都在对内阁施压,内阁也是左右为难。这个事情最终还是上达到了董书恒的桉头。

左季高已经下去调研,就是去外地看一下工厂工人现在的工作状况。

董书恒则去了一趟船厂,他跟着个个船厂派出的专家代表团去看了一下刚刚被拖回来的大嘤战舰。

因为保克海峡的海水深度普遍只有几十米,所以打捞的工作并不是太难。

六艘嘤军的战列舰全部打捞上来了。现在正放在福州的船厂中。

这里是复兴军的另外一个大型船舶建造基地。

因为这个船厂刚刚扩建完成,船坞中都是空的,这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刚好,修复这些缴获的嘤军战舰,也能够让船厂的工人们练练手。

当然了董书恒路上也去一些城市看了一下。

南方的城市变化比北方要大。像是江宁和沪上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影子。

江宁的内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城中村一般。作为一个大学城,这几年这个内城也扩建了很多建筑。

最明显的就是那拥上百级台阶,像是宫殿一般的大图书馆。

紫金山的西边已经容纳不下外城。原本都是农田的秦淮河以西地区已经被开发出来。

秦淮河中能够看到各种小货轮来往穿梭。

沪上是江南富商的聚集地,自从有人两年前建起了一座七层高的大楼之后。

黄浦江边上的高楼就一栋栋拔地而起。

每一栋都要比上一栋要高。现在已经有十五层高的楼房了。

这里是最大一座对外开放口岸。

那些乘坐邮轮来到本土的外国人一进入黄浦江,首先看到的是高大巍峨的吴松炮台,然就是繁华的黄浦江畔。

现在黄埔江上正在修建一座巨大的跨江大桥。

董书恒也去了一些工厂,他知道自己看到的都已经不是最真实的场景。

因为他现在已经做不到微服私访了。

只是这样,他也看得出工人的工作很辛苦。

他们普遍的都要工作十二小时左右。而且一般每个月只能休息一两天。

还是要所有人轮着休息。这样就能够保证机器一年到头都不停下。

有些工厂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但是工人们却没有防毒面具。

厂房中的通风条件也不是很好。

董书恒了解了一下,大部分人都不是嫌弃缺乏安全或者工作时间过长,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能够给予身体损害补贴,工伤赔偿的标准能不能提高一些。

大部分进城做工的人还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

董书恒自己就有产业,他知道现在的工厂赚的并不少。

要不然那些有钱人的生活也不会那么奢侈。

沪上那些高楼大厦,那些精美的庄园别墅。都在彰显着这些人的财富。

董书恒并不在意这些人赚钱,但是他更希望这些人将钱拿去扩大生产,或者去开发海外的土地。

但是这些人要是用在自己享受上,这对国家发展的帮助并不大。

他也觉得是要治一治这些人了。

左季高也是这个意思,他也觉的有些富人已经做的有些过分了,可以用为富不仁来形容。

好在,现在似乎没有什么人兼并土地了。

什么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

现在就是你有钱去海外买上堪比一国的土地都可以。

相比来说冒着危险在国内兼并那一点土地,还有可能面临严厉的处罚,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点击下载最好用的追书app,好多读者用这个来朗读听书!

!--ove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