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穿成皇太女后开始搞基建> 27、修路(捉虫完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修路(捉虫完毕)(3 / 4)

清晨,唐阿爷带着孙子进城。

这回进城,是他自己要去看病——他也饿得不行,饿出了一种叫做胃病病。

这病吧,要吃三个月药。唐阿爷唉声叹气往城里去——这回,他们是坐在马车上。自己家马车,一点儿标识也没有,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色,就希望坐在自家马车里,平平安安进城,到医馆,而不是又见鬼遇见秦宽那个阎王。

好在一路上还算平安,带着孙子下马车,叮嘱马夫找个地方停马车,然后,才颇为不舍进医馆。

医馆,是世上最奢侈地方。凡是到这里来一趟,便平日里省得再多也没用。这不,这次胃病,每次看病抓药都要三两银子,三两银子啊!

他心痛哆嗦在门口掏银子,然后便发现,这回进医馆变得有些麻烦。有穿着衙门衣裳人过来,检查了他身上有没有利器——自然是没有,自古利器就贵,他家没那玩意。

然后进了医馆,熟门熟路先去挂号,然后再去看诊,看完诊,就拿着大夫开单子去拿药,正要结账走人,就见前面人好像认识。

——那不是隔壁老王吗?

是他。旁边还有他那个捧在手心里丫头片子。唐阿爷暗暗撇了下嘴,正要走,就听自家孙子喊了起来,“倩倩!”

倩倩就是老王孙女。王倩倩。

那小姑娘也才五六岁模样,梳着双鬟丫,手里拿着一本书,转头看过来,欣喜道:“是小胖啊。”

唐阿爷就有点不高兴了。小胖什么小胖,难道不知道他家孙子有大名吗?

正要拉着孙子走,就见老王乐呵呵走过来,道:“老唐啊,怎么,来看病?”

唐阿爷皮笑肉不笑,道:“是啊,你呢?”

老王就举起手给唐阿爷看了看,道:“你看,我现在就在医馆住呢,叫什么来着,对,叫住院。”

如今能住院人,可不是普通,唐阿爷已经明白很多医馆东西了,他啧了一声,“你倒是有能力,也有……银子。”

这里住院银子,是一般人能花起吗?不富裕,倒是讲究起来。

老王爷知道唐阿爷脾气,道:“我这不是病了吗?儿子让我好好养着,这不,还每天让孙女来陪着我。”

聊到孩子,就有有说了,老王问,“怎么,你家小胖怎么还不去小学上课?”

只要是京都人,上学都有便利。但是唐阿爷不愿意。

“我能教他了。等他大一点,再送。”

然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看了一眼王倩倩,从鼻孔里出气,“老王啊,一个姑娘,送她读什么书?女子无才便是德。”

老王就整张脸拉下来,骂道:“放你狗屁,走走走,话不投机半句多,你个缺德抠门鬼。”

他转身就拖着孙女走人,小姑娘也觉得唐阿爷说话不好听,不过她是晚辈,不能说长辈坏话,只能委屈转头,独留小胖砸一个人泪洒现场——倩倩多好啊,他好久都没见到倩倩了。

他也想去读书。

唐阿爷就呸了一句,“不准读。”

字他都能教,等学完字再去先生家里读私塾不好吗?

……

“不行!就是不行!我就要送他去小学里面读书。”,唐阿爷儿媳妇气两眼通红,“凭什么不让孩子去读书?啊?爹,大家都有书读,我们家又不是没银子,为什么不送他去?”

她实在是受够了,之前家里人人都要节约,但是唐阿爷对儿子和孙子,还算大方,谁知最近大家一起生病,不是这个去医馆就是那个去医馆,于是家里存银少了一大笔,如今,唐阿爷倒是连孙子束脩银子也抠门起来。

她道:“这个银子,我自己回娘家借,也要送孩子去读书——您没瞧着吗?如今单纯识字先生已经不行了,孩子们要学算术,要学什么物理——爹,您要耽误孩子一生吗?”

忤逆!不孝!儿媳妇竟然敢如此跟他说话,唐阿爷气很,“我让我儿休了你!”

休就休!

唐阿爷儿媳妇早就受够了这个家里抠门,她娘家本也不穷,嫁了夫家也富贵,但是每天过日子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同是邻居,隔壁老王儿媳就过跟她是天差地别日子。听闻她最近还用嫁妆银子开了一个丝绸铺子,专门从徐州拿货,跟秦家交上了生意。

再看她,一事无成,还要被这般压迫,她狠了很心,道:“爹,您这句话说出口,就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您赶快叫你儿子回来,不过,不是休妻,是和离!”

但是和离不是简单。她回去后,虽然父母兄长嫂子们对唐家多有指责,但是对和离这事情,则是不赞同。

“你们和离,阿治怎么办?那后娘是好?你啊,就算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孩子想一想。”,她母亲如此劝她,“你是和唐家儿子过一辈子,又不是跟他老子过一辈子,何必要计较这些呢?”

她女儿却不同意,“可是这么多年了,夫君他哪里给我说过一句话,就是婆婆,他也是像看不见似,上回饿要**,才着急。阿娘,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你让我和离吧,大不了,我就不回家住,我自己买个小宅子——”

她娘就道:“那阿治呢?阿治怎么办?你忍心他一个人留在唐家吗?”

如今律法,没有说和离能将孩子给女人,唐阿爷儿媳妇便哭死去活来,道:“阿娘,就没有别办法了吗?”

还是她家嫂子道:“这是一辈子事情,依我看,不如析产分居,就看你将来还想不想再嫁了。”

析产分居,就是两个人分开,但是不和离,各要各银子,各住各院子,孩子一起养,她还占着妻子位置,孩子也占着嫡长子名分。

她就道:“不嫁,男人都一样,我嫁什么,析产分居吧,嫂嫂,我自己开个铺子,也能养活自己和阿治,你帮帮我,我念你好。”

她娘家嫂子嗐了一声,“你也是我看着长大,我早就看不下去你那夫家人了。”,还敬佩道:“并不是”

……

铃州。

铃州人都往阿寒族居住盐城去。

那里在大规模由朝廷组织采盐。这些盐,以前是不能吃,但是现在却能吃了。

这都是因为皇太女殿下恩德。

“咱们铃州以前多穷啊,光守着这盐,还不成吃。”,一个乡绅道:“后来盛将军去了一趟京都,求来了皇太女殿下食盐方子,又接来了皇太女殿下身边能人,这才有了如今铃州,有了我们好日子过。”

这种话,四处都是有说,大家都很认同,因为这不是皇太女殿下第一次给百姓们谋福利了。

“那赤脚大夫,咱们镇里,你记得吧?去年要不是他,镇上老李不得直接嗝屁?哎哟,那大夫可是神仙手段,也是皇太女殿下派来。”

更别说如今在铃州城里开万民医馆了。

“如今,还教庶民认字了。”,乡绅只这一件事情想不通,道:“我真是想不通,教他们认字做什么?难道认了字,就不要做农活了?就能出人投地了?”

旁边人就笑:“皇太女殿下心思,哪里是我等凡人能理解?咱们只管享受着就行。”

也是,不关他们事情。

两人便又去书铺里面选好书去了——京都刚运了一批好书来,他们想去看看。

其中,两人还要去买一份报纸。那报纸不同于其他报纸,而是一种【连载小说】形式,虽然连载两个字是新出,但是细细品其意思,也觉得这两个字用极好。

那连载小说报纸上故事,写极为精妙,其中,乡绅十分喜欢红楼梦,对里面贾宝玉是恨铁不成钢,他好友却觉得宝玉是至纯至善,乃是世间少有。

自然了,还有个别好友,竟然喜欢【霸道王女爱上我】这种特殊口味,就是买报纸时,也要避着点人,找不认识人去买了私下看。

乡绅们有自己悠闲日子,穷人们则是努力攒银子。

“谁也不知道这盐还让采到什么时候,能赚到银子时候,就赚吧,赚不到了,用攒到钱,建座小宅子,有宅子在,这日子,就有盼头。”

之前,哪里能有盼头呢?

而且,管事说了,之前云州像他们一般穷,可是现在看看,从云州回来人,过是什么日子?他们一日三餐,家里桌子上都有肉。

肉,是最能吸引人。于是便有了盼头,一天一天日夜不停,就想多做一点,多赚点银子,可是管事不准。

“有银子赚,但是也要有命在,殿下可是有发了令法下来,一天不能超过六个时辰。”

既然不能加班,那就只能想点其他办法赚银子。因为采盐推行,这附近来了很多外来人,吃饭住宿,就算是吃住在盐厂,但是总要出来逛街吧?

住好,吃好,就有闲心想其他,甚至有铃州城当地人将女儿嫁给这些外来人,希望他们可以留在当地。

铃州城里,一片热火朝天架势,就跟去年云州一样。

但有些地方,却是顾及不到,比如铃州大山里乡村。

穷,实在是太穷了,这里弯弯绕绕路,进山就好像进地狱,要过九九八十一道弯才行。一般人不会来这里,这里人,也不外出。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没出过山。

从京都来工部小吏,看着铃州这些山地势,在心里描绘后,跟盛风延道:“可以把路修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