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472章 算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2章 算计(1 / 1)

崔瑾表示,对侯君集的幼稚,不屑。或许,侯君集的兵法谋略,只能是战争中施行,不然,为何为人处世如此失败?莽撞,不经大脑,天真,简单粗暴。

但是,随之一件事又牵住了他的视线。在李承乾的“一再恳求”下,李泰被放了出来。李世民很是欣慰,大赞太子仁厚端庄,友爱孝悌。

李治在旁撇撇嘴,私下对崔瑾嘀咕:“还不知四王兄出来会如何折腾呢,我得替大兄好好地盯着他。嗯,看到他那副改过自新温柔谦和的模样,我全身的毫毛都竖起来了,只觉得好不怪异!”

崔瑾眼睛微微一闪,淡笑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靖江郡王闭府修书,修心养性,实乃吾等的楷模。”李泰被解除幽禁后,便被封为靖江郡王,虽然比不得过去之恩宠,但也让人心头有了些想法。只是,人家的老爹心疼儿子,虽说这个儿子曾经做了错事,但就不允许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如今人家改过了,天天认认真真地抄写《道德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等道家经书,一个个字儿都那么专注虔诚,难道你能怀疑他是弄虚作假?

要崔瑾说,就真是做戏。从那眼底不经意间闪过的一丝不甘、愤恨,从那清瘦几圈儿的脸上偶尔僵硬地抖了几抖,便可看出,李泰仍需要继续修心养性。但是,人家的老爹可不如此认为。

房遗爱说得直白:“现在太子地位安如磐石,就算是某人想争夺圣宠或收买人心啥的,不是已经来不及了么?何况,当年又是那样被贬为庶民的。”当年,他和李治才多大年纪,便设计将李泰弄得灰头灰脸,还被关了好些年。他深信,再经过多年的实践,早与当年有天壤之别。他眸中闪耀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就差点摩拳擦掌。

作为老搭档,不过是一个眼神,李治与房遗爱便达成了默契。嘿嘿,现在太无趣了,正好,正好。“对了,表兄,你把潞国公的事儿也交给我们吧,你放心,保管让他郁闷得吃不下睡不着,连气儿都喘不过来!”李治兴奋地挥着巴掌。

崔瑾白了他一眼,没有好声气地道:“你们是闲得无聊了吧?也罢,正好我也没时间去折腾这些,只是,你们做事儿时要三思,不可让人抓住把柄把自己装进去,我可不想为了不相干的人折损了自家兄弟。哦,顺便把狄仁杰和徐齐聃带上,这两个小家伙太天真了些。”

房遗爱眼珠转了转,笑道:“何不让玦儿、琰儿和珣儿也实践实践,权当练手吧!”

原本想拒绝的,但是略一思索,崔瑾点点头:“也好,只是不要耽搁了他们参加童试。”

现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再加上官学的逐渐推广,正式确定了大唐的科考举士制度,将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科目整合为进士、明经和杂科(主要考计算、律法等,可自选科目)三科,先参加童试,然后再有资格参加乡试(州试)、会试(礼部试)、殿试。童试,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学毕业考试,乡试便是中学毕业,会试即为大学毕业,层层筛选,经过天子亲自监考,成为天子门生后,最后再参加吏部的入职考试,经考核合格,根据考试成绩分派到各地方或机关政府部门,成为大唐光荣的政府官员。不是不知道这种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僵化性,不是不想参照后世的考试制度,而是目前的教育情况太落后,不得不如此。就算是后世的教育制度,你就能说“先进”么,还不是应试考试,逼迫得学生们小小年纪便戴上了厚厚的眼镜,背上重重的书包,成天参加补课和兴趣班,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为了成为“人上人”!

与明清时候一样,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均为),连考三场。通过童试取得合格证明后,便获得入学的资格,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现在的官办学堂还有幼学,即童子学堂,基本学制五年),基本学制六年。当然,你也可以到私人性质的私学或学院,只要每年通过科考、岁考、补考合格,到时候直接参加乡试即可。

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三年一次,八月份举行,故又称“秋闱”,按经义(基本知识)、策问(时事及实践)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中试者根据成绩可到国子监继续深造,或一鼓作气参加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于三月份举行,故又称为“春闱”,同为三场共计九天。殿试则为一天,就考几道策问。

无论是童试还是乡试、会试,一律采用糊名制密封试卷,童试每天自行回家,乡试、会试设有专门的考场,一人一间小屋子,每场出考场梳洗整理,次日早再进入考场,共计要在小屋子内待上九天六夜,饭食统一供应。此外,乡试和会试由专职书吏用统一的字体红笔誊抄试卷,使阅卷官员无法辨认考卷姓名、笔迹、记号等,确保阅卷公平。

提到童试,房遗爱兴趣盎然地问:“玉恒,若是我去参加科举,你说有几分把握考中进士?”

自从房遗爱和李治被塞进来,除特殊情况,每日的功课都没有间断过,故此,崔瑾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储备量还是很清楚的。顾霖等人参加科考前,崔瑾也曾出题给房遗爱和李治,完整按照科举的试卷。崔瑾如实回答:“若是没有意外,可以一路通关,会试时再经过两三月的强化训练,能进入二甲,但不能保证名次。策问没问题,主要还是基础知识方面和诗赋相对弱一些。”

房遗爱一听,大为振奋。能进入二甲就很不错了啊,你想想啊,全国有多少人参加科考,能够顺顺利利进入会试便不容易了。当然,他还可以因为门荫进入国子监学习,绕过童试、乡试,在国子监转一圈儿,经过考核(相当于毕业考试),直接参加会试。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设国子学,学额三百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二十四人。贞观元年(627年),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分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此后,因为一只附着了后世灵魂的蝴蝶的翅膀轻轻扇了扇,再次变革,国子监之下仅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国子生分为两部分,一是五品以上官宦子弟经考核后可进入,限额三百人;二是乡试各地州、府成绩卓越者,限额五百人。太学生主要是面对功勋贵族、四品以上官宦子弟,也就是后世的“贵族学校”,限额五百人,收费高,待遇好,学制三年,半年考试一次,补考不合格者责令退学。四门学限额一千五百人,五品以下子弟或庶人经考核后可进入,或者明经、杂科乡试中试者可进入。合计,不过二千八百人,连后世一个稍微好一点儿的中学都比不上。

李治倒是也引起了兴趣,追问道:“表兄,上次我见你给顾霖他们出的考题,后来会试中都出现过呢,你怎么猜到的?”

崔瑾摸摸鼻子,怎么说呢,从后世应试考试一路杀过来,进入华夏最高等学府,学成后又开始折腾学生,难道还没有掌握出题范围?虽然书籍多,但是,能够出题的也只有那么多吧?单单是应付考试,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要说真正的学问,则是要经过长期研究认真钻研。不然,为何后世为何那么多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话说,他就亲眼见过,有个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然后只能去给人家当保安,和高中毕业生一样的待遇。这还是有志气的,总比那些心安理得当“啃老族”的强吧?

李治凑过去,神秘兮兮地问:“该不是表兄掐算的吧?哎哟,那可不成,太耗费心神了,划不来!”他还记得多年以前,崔瑾为了“救治”李世民,顺便改变长孙氏和李承乾的命运,一脸苍白地被抬出宫,还闭关修炼数月。据说,单单那一次,便损耗了他二十年的寿命。

崔瑾忍不住拍了他一巴掌,冷哼一声:“你倒是想得轻巧,若真是如此,干脆每次科举之前,为了不泄露题目,圣上干脆把我关起来好了。那都是我从众多书籍中认真梳理出来的好不好?至于策问,你多关注一些时事动态便大概能猜到了。稚奴,你是不是也很有兴趣去争夺那个状元的名头?呵呵,且不说你报名这一关就过不了,就算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殿试时,圣上为了公平起见,一甲必是没有你的份儿了!”

李治撇撇嘴,不满地道:“那还是公平么?我还指望着能‘一日看尽长安花’呢!要做就做最好,既然不能成为头名,还有什么意思?罢了罢了,把这个机会让给那些立志于献身大唐繁荣昌盛伟大事业的殷殷学子吧!反正啊,我的俸禄已经足够这张嘴吃喝了。”

参加科举,还不是为了从仕。李治不用说了,出身决定了命运。房遗爱如今身上有正五品上开国县子爵位,正四品中顺大夫散职,还去折腾什么?为大唐做贡献?难道这些年所作所为就没有功劳?如今的爵位和官职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获得的。这已足以让他自豪。自己年纪还小,以后立功的机会多的是。这些年,他是看清楚了,紧跟崔瑾的脚步,钱有财有权有地位有,一切都会有。

除了科举,还有武举,三年一比,已经举行了几届,让那些不好文而爱武的儿郎们极为振奋。但是,不要以为你的武艺好便能中举,你得先如科举一样,先通过县级,然后是府(州)级的考试,在进入全国考试。京城全国武举,则先通过笔试(文化考试),侧重于兵法谋略。通过后,再是武艺考核。分为三场,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射、步射、平射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按照崔瑾最初的提议,武举不仅是需要武力超群之人,更是选拔将才帅才。选拔出来的武举人,在军事院校集中培训半年,再分配到各军队或兵部实践半年,正式成为大唐军官,品级正七品上致果校尉始,正六品上昭武校尉止。这又为庶人晋升提供了另一个平台。比如,第一届便出现了一个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人物,河东薛氏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河东王薛安都之六世孙薛礼薛仁贵。虽出身世家,但是到他的一辈儿已经没落。其父薛轨早丧,由寡母抚养长大,自幼家贫,仍坚持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可惜家世贫寒,只得务农谋生,娶妻河东士族柳氏。原本一直因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的薛礼一见朝廷举行武举,立即报名参加,过关斩将,一路顺利进入全国武举,在考场上大放异彩,荣获武状元。原本柴绍想将此人收到海军的,不料待他知晓,已经被人抢先一步,如今分配到边关任职,此次也参加了西征作战,只是,不知在李靖、程知节等名将的光辉下,是否能崭露头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