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466章 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6章 谋划(3 / 3)

李承乾正有此意,只是不好说出口罢了。便点头同意,交代务必不要露出马脚。崔瑾呵呵一笑:“稚奴和房二叔一向擅长阳谋,光明正大,谁也不能说什么。只要三表兄安安稳稳没有异心,自然是用不上的。哎,谁不希望和和美美顺顺利利?如今大唐正是大展宏图高速发展的时候,更需要团结和谐。”阴谋诡计啥的,若是经常为之,习惯了,便容易性情扭曲阴暗。比如做间谍的,戏做多了,有时候都分不清真假是非。不要以为崔瑾有两世的经验,又学了李靖的兵法谋略,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不喜欢算计,累得慌,特别是算计人心。他担心,算计多,某一日连自己也分辨不出自己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自己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他不希望,某一日,面对镜子,看到的是一张虚伪的、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脸。正因如此,他一再对李治和房遗爱说,在同等代价下,能正大光明地、真刀真枪地、面对面地与对手较量,比在背后插刀、暗箭伤人、阴谋诡计的好。前者,人家只会称赞你有勇有谋,后者却总会让人不敢亲近信任,担心随时会被你算计。

崔瑾再次想起历史上告密之人,问道:“表兄可记得多年前我曾提过的一个胡人名字?”

李承乾仔细想了想,试问道:“你是说叫甚承基的?这些年我没听说过此人,虽然如今胡人将领较多,但你也知道,储君与外臣,特别是武将结交容易让人诟病,故此尽量离他们远一些,即便是鄂国公、卢国公都不敢多说话,就怕被有心人说三道四。”他叹了口气。不仅是武将,就算是房玄龄等文臣,他除了请教政务和学问外,都不好多说其他。储君,说起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受制许多,谁说储君将来就必定是皇帝?何况,如今天子正春秋鼎盛(四十几岁),看这精气神儿,至少能再干一二十年,太上皇李渊不是也活了差不多七十岁么(六十九岁挂的)?

崔瑾也出身大家族,特别是这一世,博陵崔氏更是世家之首。比如现在,虽然伯父崔慕作为嫡长子,是当仁不让的下一任家主,如今在朝堂上又很能说上话,但仍然只是未来的家主而已,只掌握了部分家族势力,更多的,还是掌握在崔崇手里。

话说,为了不妨碍长子的前程,崔崇已经寻思告老致仕,不然,有他在朝堂上压着,长子便不能再进一步了,要不,崔慕只能请求外派。崔氏父子三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朝堂上,那不成了一言堂,很让人忌讳的。比如,崔芮便只管自己的教育工作,其余事务一概不插嘴,甚至在崔瑾成亲后,崔芮便准备经常性的带着娇妻隽娘和最小的女儿崔玔出差巡视各地办学情况,公私兼顾,免得每天上早朝让人看着碍眼,又能陪着妻子游山玩水,岂不是悠哉美哉?至于崔玦等儿女,又长子长媳在京城中管教,他放心得很。

长子崔瑾的前途,谁都看到了。如今崔玦也十三岁了,学问什么的还算不错,崔芮准备让他开始参加童子试,然后一鼓作气参加乡试,再沉淀两年,再参加会试殿试,那时候也有十六七岁了,中了进士后,再进翰林院潜心学习几年,待弱冠后寻求外派,如此,一步步下来,前程什么的都是可以保证的。崔琰、崔珣这两个儿子也都如此。哎,儿子们太优秀也伤神啊,一个个如人精儿一般,无论是学问还是能力,或许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是没话说,哪里像别人家的孩子仍是懵懵懂懂天真烂漫?故此,崔芮下决心,最小的女儿崔玔,一定要自己亲手带大,亲手教导,决不再交给长子了。太无趣了,让他很有些气馁。若是崔芮这番话让旁人听到,必定会忍不住喷他一脸的口水:有这样显摆的么?你家的儿女个个争气,不知旁人是如何羡慕嫉妒恨呢,偏偏还装腔作势引起公愤,还要不要天下的父母好好活下去?

崔氏二房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复制的。谁家能让儿子小小年纪便东奔西走长见识?还去上战场,还参加谈判,还到政府机关各部门实习?对了,鉴于不少儿郎或已经正式当上大唐公务员,崔瑾向大BOSS李世民提出申请,要求让自家另外两个兄弟崔琰和崔珣也跟着学习政务,道,一来是因为自家老爹主持教育,工作忙碌,无暇督促几个兄弟的学习;二来是为了让兄弟们能学以致用,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与实践。

想到崔瑾的“妖孽”,又曾经亲自考验过崔玦的学问,李世民对崔家的几个孩子已经是无语了,只能很不服气,为啥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于是,李世民便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只是告诫崔瑾,不要太急于求成,崔琰、崔珣的年纪还小,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基础,免得今后造成“伤仲永”(这个故事还是崔瑾告诉大家的)。

崔瑾自然是知晓的,他对几个兄弟的学习抓得很紧,才不会让他们因为实践活动而耽误了正常的理论学习。领着兄弟们到政府各部门实践或实习,不过是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了让他们更能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进一步促进学习。此外,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今后才不会轻易被人欺骗蒙蔽,才能分清真伪分辨是非。

纥干承基其人,历史上应当是李承乾的东宫卫士,但是现在东宫并无外族卫士,全都是家世清白的官宦之子。既然如此,崔瑾只让人留心,若是遇到此人,先观察是否有异心。不与李承乾交集,或许此人便不会参与什么刺杀行动,更不会告密李承乾,也能成长为一名忠君爱国的武将能臣。

历史上,因李佑谋反牵连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当处死。为了活命,在某些人的引诱下,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李承乾谋反。因检举有功,李世民赦免了纥干承基,并任命其为佑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如今,此人想谋夺爵位,当不会如此容易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