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464章 陪媳妇儿逛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4章 陪媳妇儿逛街(2 / 2)

崔瑾暗自扬眉,自己现在可没心思与人谈论诗词,瞧瞧他身边的几个人,转过话题:“慕郎君是与朋友到此购买物什?已经买好了么?”

其余三人纷纷上前行礼。慕承之介绍说,是他的今科同年,经里吏部考核通过,分到吏部、工部等部门任职。崔瑾和蔼地点头打招呼。从穿着打扮上,这几个或是寒门或是小士族。一个姓王,当然与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一个姓陈,穿着朴素,偶尔眼冒精光,聪明外露。一个姓张,锦袍玉佩,显然有些家底儿,他自称出身汝南躬耕世家,翻译过来,就是小地主。崔瑾并无现今世家子的清高傲气,当然,也不会自降身份结交,不然,前世他不会只有一个好朋友了。

“慕郎君荣获今科传胪,一直没机会说恭喜呢!”今年科举,崔瑾自然是关注了的,一是因为大伯的庶子崔昕辉、三房嫡长子崔博玿也参加进士科考试,其中崔昕辉二榜第四名,崔博玿二榜第三十名(即最后一名)。二是因为门下的顾霖、顾兴、顾苒三兄弟同时参加考试,顾霖充分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先是在礼部组织的会试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后在殿试中被钦点为榜眼。而顾兴、顾苒均是二榜靠前。崔瑾并不意外,原本顾氏便是书香门第,儒学传家,跟着自己又多了实践经验,在策论上肯定会比旁人更有体会。

慕承之忙道:“不过侥幸而已,倒让齐国公破费了。”因为当初说了自己在京城所居之处,故此,放榜后,崔瑾便让人随便送了一套笔墨纸砚。

崔瑾摆摆手,笑道:“慕郎君不必谦虚。你的考卷某也瞧过,其余倒也罢了,策论颇有见地,与探花不相上下,很让圣上和太子为难,最后考虑到探花的年纪稍长,本着尊老爱幼的原则,才让你屈居第四名。某后来提议,探花郎还是选少年俊秀者才好。”崔瑾呵呵笑着,拱手恭贺这几个新科进士、仕途新人。只是,不知多年后,又几人能经受得住沉浮?

慕承之四人回礼不迭。

崔瑾又勉励道:“如今大唐正需要大量忠君爱国、勤勉尽责、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干才,无论是何出身,只要务实肯干,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唐的繁荣昌盛,需要所有大唐人的共同努力,需要诸君的共同努力。在此,某与诸君共勉!好了,某不便再耽误诸位,希望不久的将来,某能在朝堂上看到诸位!”

最后,崔瑾对慕承之道:“多谢慕郎君送的贺礼,改日有空再约慕郎君喝茶。”不过是出于礼貌罢了,但是,却惹得其余王、陈、张几人很是眼热。能与齐国公交好,这是何等的福气?

与慕承之走出店铺,王、陈、张几人立即围上慕承之,让他老实交代与齐国公是何关系。慕承之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过是“碰巧”遇到过几次,其实并不熟悉。又道,人家是何等身份?而自己不过是出身小世家,哪里是能够攀得上的?至于先前齐国公说“喝茶”,不过是顺口说说罢了,何曾指望得上。最后,叹道:“齐国公说得极为正确,天子求贤若渴,大唐开疆拓土,正需要肯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人,吾等只要兢业勤勉,必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日!”想起自己的“身份”,不由自嘲。但是,他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走上朝堂,攀上高峰。虽然很难,但只要自己努力了,便无悔无愧。一生平平安安,这是阿娘对自己最大的希望。其实,阿娘不希望自己从仕,更希望留在乡间平淡度过一生。

见慕承之一再否认,王、张两位倒也罢了,只有陈郎君暗自撇撇嘴,想着,必然是担心自己几人也越过他与齐国公结交上。早就听闻齐国公之盛名,但从未想过与其有交集,现在有这个机会,岂能轻易放过?若是能得到一丝半丝的助力,胜过自己努力一辈子。他垂下眼帘,暗暗想着法子。听说,齐国公在三省六部走动,那么,待他到工部时,一定得想办法让他留意自己,如此,让上司见到,必会以为与其有何关系,说不得就此得到重用。想到家中年迈的爹娘,想到为了供自己读书,兄长整日给人打短工,想到为了支持自己读书,妻子在昏暗的灯下给人缝补衣裳,他心中就憋闷得慌。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但等待自己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依然清贫。每日做着鸡毛蒜皮的事情,与小官吏打交道,受上司白眼,受同仁排挤,不知何时才能大展宏图,不知何时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不提旁人如何想,就慕承之而言,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能与崔瑾偶遇,能与之结交。依着现在的身份,两人之间如同相隔了一条银河。他深知,自己并未进入崔瑾眼里,虽说自认为无论是外表还是才识都高人一等的,但别人却并不知。这些年,他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终于,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和阻止,一意孤行地参加科考,一路走来,一步步向权力的核心靠近。现在,他只是一个户部从八品下的主事,但是,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很快便能得到提升。进士科入仕,升迁较旁人要快许多。如今天子又特别注重选士,大力改革科举制度,健全层层选拔制度,为寒门士子的晋升提供了舞台。慕承之此次科举,考了第四名,虽然未进入一甲,但也是二榜头名,人年轻(不过二十余岁),且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在殿试时便得到时任户部尚书的房玄龄的关注。他能很快进入户部任职,也与此有关。

慕承之无论是在同年还是同仁中,风评甚好。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个为人低调、不轻浮不清高的人,一个待人大方、不斤斤计较不损人利己的人,一个行事得体、知进退懂眼色的人,一个工作认真、勤勉恪己的人。当然,也有人不屑、不满,比如那些因为门荫而授官的官宦勋贵子弟,便很是瞧不起这些通过科举从仕的小门小户出身的士子。

陪女人逛街,你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钱,二是时间是,三是耐力。好在,崔瑾的耐心极好,不缺钱,今日也打定主意陪几个媳妇儿逛上整整一天,反正自己的精力体力肯定是她们好的。

果然,几个小媳妇儿走走停停,进进出出,挑三拣四,不过才买了几个西域的花瓶、一幅壁毯、一张地毯以及一些小玩意儿。按照她们的话说,那些东西摆在家中,还不得降低了品味,让人以为自家是暴发户?至于为何兴致勃勃地挑挑拣拣,还不是看个新奇?好吧,好吧,女人的心思你弄不懂。反而是在卢节的绣坊和长孙聘婷的“美之源”化妆品店、晋阳公主的饰品店待的时间最长。崔瑾坚持付账,道:“这是你们的私产,就算是进公中账目,也得分清楚,更何况今日是走我的私账?好啦,反正都是一家人,你们的嫁妆私产还不得留给咱们的儿女?”

卢节等人羞红了脸,唯有晋阳公主最是大方坦诚,笑盈盈地劝姐妹们多选些首饰,道,好不易有个大财主任咱们敲诈,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武珝在姐妹们店中挑选了好些物品,但是她却要求自己付账,对崔瑾道:“郎君,奴家的大姊才到京城,这些是奴家的一点心意,郎君可不许与奴家争啊!”

无论是婚礼还是回门,因为自己是新寡,还在孝期,故此,武顺都避开躲在自己小院儿中。武珝虽然惦记着大姊,但也有所避讳,只能选一些颜色浅淡、式样简单的布料和首饰给她,又给外侄、外侄女买了玉佩、臂环等物。

崔瑾暗叹。在武珝提前进门后,他曾提出过,可将贺兰安石调回长安城,如此,也免得岳母担心。但是,贺兰安石写信婉拒,崔瑾便不再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