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从继承天启遗产开始> 第十四章 朕高看他们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朕高看他们了(1 / 2)

朱由检汇总了这些天的信息,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委实未料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位下手如此狠辣,远超预期!

王承恩现已放手让徐应元去收尾,本人却担任起崇祯情报官的角色。

每天都向朱由检汇报这一次谋逆案的案情进展。

“皇爷,想不到袁大人秉性如此刚烈,眼里竟揉不得半粒沙子。”

王承恩感觉自己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七十多岁的袁老头,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这样一位一心为民为国为君的大才,却只能在通政司任职,有些大材小用了。

朱由检这段时间过得相当舒适,把宫里面的毒蛇清除,总算有了自保之力。

不铲除宫内毒蛇,朱由检绝不会涉身犯险,把自己置于敌人内部。

好不容易成了崇祯皇帝,要是不好好的过把皇帝瘾,岂不白来大明一趟?

此时崇祯还有心情在乾清宫练笔,虽然他看不上前身的中二属性,但有一点,是他无法和前身相比的。

比如毛笔字,有了前身的功底,让他的书法进步神速,写出来的字已有大成的境界。

至少做个书法家没有问题,放在后世,绝逼是书房大家,在书法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崇祯一边写一边道:“大伴啊,这才是一个老臣该有的决断。

若事事都要朕操劳过问,那要他们这些大臣干什么?”

心情好,写的字也就好,尤其解决了京师三大营的问题。

可能是他时来运转了,刚下旨整顿京师三大营便遇上谋逆案,直接掩盖了京师三大营的改造和交接。

满京城的官员,先是阉党横行抄家一波,接着又是三朝元老杀一波。

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位三朝元老跟着出手,要是还没有洞察大明的天要变,那这些勋贵也活不到现在。

这些勋贵掌控的京师三大营,若无谋逆案发,只怕又是一场博弈,甚至逼宫都有可能出现。

想到这里,崇祯当即放下毛笔,然后把笔递给王承恩放在笔架上,在小太监端来的水盆洗了洗手。

崇祯用巾帕擦了擦手,笑着说道:“这一次是上天都在帮朕,一切巧合遇到一起,完美地完成京师三大营的接管。

同时又清理了朝中那些庸官和贪官。这点袁可立着实揣摩到朕心,朕颇是满意。”

王承恩心道:“能不满意么?满朝文武都被你如同傻子一样地玩弄,糊里糊涂的就去了。”

嘴上却道:“谁叫这些大臣总把皇爷当少年,觉得少年可欺!”

“没错,朕就是抓住这点,所以才放心大胆地落子,如今也可以收网了!”

王承恩小心地问道:“皇爷,要不要把孙大人或袁大人派去江南?”

不是他不相信孙传庭,而是孙传庭至今为止未曾掌过军,从未上过战场。

孙承宗和袁可立不同,两位都在战场上打过,现已成了沙场老将。

相较孙传庭而言,两位更加可信。

朱由检对王承恩的话颇为满意,他要不是来自于后世,也不敢这样玩。

没有指挥经验的将领,他已破格提拔了两个,一个是孙传庭,一个便是阎应元。

这两位都是文人,从未统过兵。

正因如此,满朝文武才默许他这位天子这样做。

毕竟当下是文贵武贱,天子重用文人,作为文官,又怎会反对?

说明当今天子没有改变文贵武贱的想法!

既然天子有意这样保持文人领袖地位,要是反对了,万一激怒了少年天子,让天子生出逆反心,直接重要武将,那才是大大的不妙。

“大伴,切莫小觑了孙传庭,他绝对是个军事奇才。

当今儒生中,朕非常看好孙传庭、卢象升和阎应元三位。

虽然他们都是文人,但他们在军事方的才华却更加出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