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九十九章 复仇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复仇之战(1 / 2)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

1944年2月3日夜胡康河谷打洛太白家地区

漆黑的夜空被连续不断的爆炸和冲天的火光照亮,双方密集的炮火仿佛两股交错的流星雨,从空中飞过,不断有炮弹在空中相撞,发出耀眼的光芒。

地面上的人则无暇关注空中壮丽的美景,他们已经陷入无尽的血腥和爆炸后的火药味中。耳边是连续不断的枪炮声和军官嘶哑的吼叫,以及伤员们无助的呻吟。

这是一场真正硬碰硬的战斗,由于新38师为了等待炮兵部队赶上,耽误了不少时间,让日军得到了一个短暂的休息,并且在补充了人员和足够的弹药后初步恢复了战斗力。凭借临时修建的工事,再次和冲上来的新38师打得难分难解。

“师坐,113团进展缓慢,日军还在据险死守!112团和114团也是如此,敌人抵抗的十分顽强。”

萧云山走到孙立人面前报告,脸颊上那道遗留的伤疤清晰可见。

已经是新一军副军长的孙立人(蒋介石为了确保统一指挥,将驻印军新38师和新22师编为新一军,郑洞国为军长,孙立人为副军长)也只是轻描淡写的看了一眼,目光中的惋惜稍纵即逝,然后就转身看着地图命令道:

“把几个团都撤下来吧,让弟兄们今晚睡个好觉。现在咱们有的是炮弹,别让弟兄们死伤太重了。通知炮兵,从现在开始,到明天早上,让各个炮团的弟兄们辛苦点,给我连续不断的对鬼子炮轰。”

“是!”

随着孙立人命令的下达,日军再次回到了那种熟悉的被炮击的感觉。

75MM山炮,105MM榴弹炮,155MM榴弹炮,150MM重型迫击炮,仿佛炮兵展示会一样将各种口径的炮弹砸到日军头上,将整个太白家地区炸成一片爆炸的海洋。中国军队调动了包括新38师3个炮团,新22师3个炮团以及驻印军直属的1个炮团共计7个炮团的强大火力对日军不间断开火,日军防御工事被一个接一个的摧毁,无数日军士兵被活活震死。而此刻,唯一能提供火力支援的日军第18炮兵联队却因为撤退时装备损失过多,弹药储备有限等原因,已经完全被中国军队压制下去,只能偶尔像抗议一样开两炮显示自己的存在。

不过对于步兵而言,更可怕的是中国军队的炮弹仿佛用不完一样,连续不断的射击。

与此同时,日军前敌司令部

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拿着望远镜看着太白家地区的炮火,拿着望远镜的手还在颤抖着——这位刚在南方军大本营被训斥了的师团长亲自来到前线指挥,觉得自己能力挽狂澜。然而在欣赏到这样凶猛的炮火后,也没了底。

一旁的参谋长片冈衷则有气无力的说道:

“师团长阁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向中国人发动进攻。”

田中新一放下望远镜,一脸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我们不能从正面进攻他们,但是我们可以组织敢死队从侧翼偷袭他们,发挥我们擅长夜战的优势。”

片冈衷苦笑了一声:

“师团长阁下,没用的,现在这些支那军队不比从前,防线坚固得很,一般还埋设了很多地雷,再加上这一带都是丛林地区,在夜间我们也很难分辨道路,难以走到指定地点……”

“我不管。”田中新一粗暴的打断了片冈衷:

“他们是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立即组织一只,不,三只夜袭队,从两翼的敌人的后方三个方向发动夜袭,我要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在夜战中击败我们?”

田中新一说完就拂袖而去,剩下片冈衷在这里无奈的摇了摇头。

3只日军的夜袭队很快出发,但是新38师早就吸取了在新平洋遭受夜袭的教训,整个部队的外围防御如铁桶一般,依靠壕沟,地雷,铁丝网和机枪组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防线,两只夜袭队一头撞在雷区中,接着又劈头盖脸的被迫击炮一阵猛炸,被正面的重机枪疯狂扫射,死伤惨重。不敢继续自杀式攻击,只得灰溜溜的撤了回来。最后一只负责抄后的部队很幸运的遇上了一个路痴指挥官,迷了路,在森林里打了一晚上的转,天亮才发现自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的阵地,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除了指挥官被田中新一痛骂一顿外。

到了第二天早上,中国军队的炮火才终于停了下来,遭受一整夜炮击的日军一个个脑袋嗡嗡的从防炮洞里钻出来,大部分人已经被震得失了聪,眼睛上还带着大大的黑眼圈——他们还没有习惯在这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下入睡。

不过,没等他们来得及缓过来,新38师的官兵就冲了过来,穿越清晨的晨雾和炮弹炸起尚未完全落下的灰尘,密集的冲锋枪子弹在日军阵地上横扫而过……

一天拼死的激战,日军太白家阵地多处被攻陷。那些才能吃上口半饱饭没几天的日军依然不是精力充沛的新38师官兵的对手,只是靠着不要命的自杀式打法才勉强将阵地维持住,没有彻底崩溃。

而新38师也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在所有楔入的地点巩固防御后继续以强火力开道,步步为营的前进,不给日军任何反击的机会。

面对这种碾压式打法,田中新一是怒火中烧,却毫无办法。他只得下令加固太白家地区的工事,抽调兵力在这里和中国军队“寸土必争”,希望能奇迹般的挨过这一个月。不过片冈衷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新平洋,貌似他就是这么败的。

想到这里,他直接通知马约高地,要加强警戒。不过在他心里,还是有一丝宽心的——打洛一带是盆地,地形复杂,中国军队初来乍到,就算想侧翼包抄,也很难找到路。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新22师此刻已经距离马约高地不远了。

1944年2月7日马约高地附近

一具早已经变成骷髅的战士坐在地上,军装也早已变成了残存的布片,一旁的步枪只剩下生锈的金属部分。只有头顶上那早已经掉漆的德制M35钢盔,还在顽强的诉说着他的身份。

新22师师长廖耀湘带着指挥官们庄严的站在尸体前面,向着这具尸体鞠躬(战区不能敬礼),随后,几名战士在一旁将这具无名的尸体埋葬,木头制成的墓碑上只有一行字——中国远征军战士之墓。

这一路,已经遇到了不少这样的尸体,他们虽然已经难以辨别身份,但是廖耀湘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兵,自己第一次入缅带来的兵。他们都死在野人山,没有能够走出去。却用他们的命将这一带的地形牢牢地印在了幸存者的脑中。

现在,这些牺牲的战士们却宛如路标一般指引着这只脱胎换骨的新22师的方向,让他们回到了这片曾经的伤心地——为了复仇而来。

突然,几发掷弹筒发射的枪榴弹从天而降,落在前方开凿道路的工兵队伍中,造成了一些伤亡。接着,马约高地上枪声大作,日军开始向下方猛烈射击。

“鬼子发现我们了?”

官兵们顿时一片骚动,不少人抄起武器就准备强攻。

“冷静点!”

担任新22师先头部队的65团团长傅宗良急忙遏制住部队的行动——凭借经验,他觉得日军并没有发现自己。

果然,日军的射击过了几分钟就停了下来,而山谷中也恢复了平静。

原来,由于占据了制高点,日军发现了山谷中的骚动,只是不知道是中国军队还是当地土著人,于是试探性射击,看看效果。当林中恢复平静后,日军也是一脸的疑惑,觉得可能是遇上了当地人从这里经过——毕竟以这里复杂的地形,中国人应该没那么快就找到通向这里的路。

那位在茅邦被22师击溃的55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冈田少佐有些不放心,于是派遣了几名侦察兵下去侦查。

然后这些侦察兵就像是游入深海一般,连个水花都没有掀起就彻底没了踪影。

此刻,拒守在马约高地一带的日军有两个大队,除了冈田少佐的第三大队外,还有后方增援的一个大队兵力。只是第三大队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打得失去了战斗力,现在刚刚得到补充,新兵和新的指挥官还不是很熟悉。而那个新来的大队,属于二线部队,战斗力有限。

如果让这样的部队贸然离开优势地形的防线,万一在下面丛林遇到中国军队的主力,有可能会被彻底击败。

正当冈田少佐还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远处接近打洛中部地区升起了一股炊烟,似乎有人在做饭。

少佐有些不知所措的向上级通报了情况,而接到报告的田中新一和片冈衷都大吃一惊——出现炊烟的位置非常接近日军在太白家防线的侧翼,一旦这里出现中国军队,对他们的防线会是个致命打击。

两人立即命令冈田派出一个大队左右的兵力前往调查,如果中国军队真的到了那里,则立即组织狙击。冈田不敢怠慢,亲自率领自己的第三大队前往调查——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中国军队的伏击圈。

第三大队刚刚离开高地,新22师的攻击就开始了。

虽然长途奔袭无法携带重武器,但是他们的迫击炮却是管够的状态,上百们迫击炮在近距离同时开火,瞬间把整个马约高地炸成了一片火海。

发现上当的冈田少佐急忙率军回防,但是已经晚了,中国军队的65团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凶猛的冲锋枪,轻机枪火力瞬间扫倒了那些拿着38步枪仓促拉栓的日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