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一百零七章 回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回家(1 / 2)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

——秋瑾

1944年4月13日云南宝山远征军Y部队司令部

远征军Y部队指挥官卫立煌上将和参谋长一脸羞愧的向史迪威递交了一份请求目录清单——包括提供后勤,联络,训练,支援,防空,参谋,工兵,测绘,情报等等一系列的人员和系统,物资上的支援。

蒋介石催促的很急,担心再次被断绝美援物资。而Y部队组建的那一刻起,到现在基本没有考虑过反击。所以现在这是临时赶鸭子上架了,卫立煌才急忙临阵磨枪的来找史迪威帮忙。

史迪威看着卫立煌这个去年11月才上任的指挥官,目光里也充满了同情。

Y部队的情况很不理想,虽然他们也是美械装备,但是由于无法空运重装备,导致他们的装甲力量和重火力都远逊于驻印军。由于美国教官不足,主要训练也是由中国军官接受训练后一级一级训练的,水平参差不齐。

不仅如此,依靠美国后勤人员的驻印军中几乎没有克扣士兵军饷和作战物资的情况(美国后勤人员不敢吃这两块)。但是在Y部队,那些用驼峰航线牺牲了无数飞行员运来的物资,不少一落地就直接进入了当地黑市。甚至那些全套运送的美式军装到了发给普通士兵的时候竟然变成了一整块劣质布料,需要士兵自己裁剪成军装,这导致很多部队连军装都是五花八门的。

上下层全面的贪污腐化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上层的权谋斗争也一刻未停。

1943年6月,原远征军Y部队司令陈诚辞去司令一职,调任到湖北宜昌指挥,实际是抗议死对头何应钦的处处制肘。这导致司令一职足足空缺了5个月才由卫立煌接任。

卫立煌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老资历将领,曾经是孙中山卫队的成员,北伐,围剿和中原大战时曾经屡立战功,甚至让蒋介石把安徽和河南交界的一个县改名叫立煌县,算是少有的殊荣,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抗战开始后,担任过第二战区副司令和第一战区司令官,指挥过忻口会战,和八路军配合作战,给日军极大杀伤。期间不顾劝阻,向一同作战的八路军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支援,引起蒋介石的猜忌。

随后,他又拒绝执行蒋介石的和共产党军队摩擦的指令,一心抗日。最后终于在1941年底,在国民党顽固派指责其拒不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后,被撤去了战区司令和河南省主席的职务(该职务后来被汤恩伯获得),改任军委会西安办公厅主任,实际被剥夺了兵权,安排闲职,并且被军统监视。

当1943年11月,他被启用担任远征军司令后,曾经会晤过史迪威,两人相见甚欢,都非常欣赏对方。进入远征军开始准备缅北反攻的时候,闲置了2年多的卫立煌也曾经踌躇满志,希望能够指挥远征军打一场胜仗。

然而当进入这只部队后他才赫然发现,蒋介石根本没有反攻的打算,下面的部队似乎也是在混吃等死,准备工作稀稀拉拉,似乎只有派驻的美军是真正在干活的——不过,他们也只是在薪水范围内工作,并无其他热情。

远征军司令的名头虽然响亮——但是他不过是从一个闲职调到了另一个闲职。

现在,到部队真的要反攻了,所有人才手忙脚乱起来。这才发现这也缺,那也缺,很多侦查资料早就过时了,根本没法在短期内出动。所以才只好来找史迪威求助。

史迪威也知道其难办的地方,所以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上面所有的援助内容,并且加派一个美军联络司令部和卫立煌的指挥部一起行动,以协调和美军的空中配合,各部队加派美军教练团,在Y部队中巡回教练。派遣医疗队,甚至兽医队协助,给重要设施提供高炮部队,派遣工程队,对保山到前线的道路重新修缮,外加航空队对日军阵地的航拍情报等,并且特地安排直接从驻印军方面调派一部分专业人员回来,加入Y部队,以提高Y部队的专业能力。

“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我保证突破怒江,前往缅北和你们会师!”

卫立煌一脸感激的保证道。

孟关新一军新38师师部

50多名军官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在师部中央,等待着师长的检阅。

孙立人走到队伍前面,目光和每一个军官对视——他们都是新38师的骨干,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远征保留下来的精血,但是现在,他们即将离开这只部队,提前回国参战。

眼下,驻印军在孟关的工程作业已经接近尾声,补给物资以及后续部队的补充都已经到位,即将对日军展开下一阶段行动,在这个时刻,他也不想把这么多骨干力量调走。

但是没办法,命令下的很急,国内的部队也急需这些精英。为了大局着想,也只能忍痛割爱了。而且,这只是第一批,随着远征军的投入,还有更多的军官会直接回国参战。

孙立人走过队列,却站在了萧云山面前,看着他脸上那道缠着纱布的伤口有些关心的问道:

“伤口怎么样?还会流血吗?”

“偶尔还会,没什么大事,多谢师坐关心!”

萧云山立正回答到——他脸上那道伤疤多次因为作战而开裂。

孙立人点了点头,然后后退了几步。几个士兵拿着一堆碗走了进来,给每个军官手上递一个,孙立人则亲自给每一个人倒上了酒,然后自己端起一碗冲着所有人大声说道:

“你们都是我新一军,新38师的精华骨血,现在会先我们之前回国作战,恭喜你们,作为我们驻印军第一批回家的弟兄们。但是不要忘记你们的责任,也不要忘记你们在缅甸的弟兄们,你们将带领云南的远征军沿着当初我们进军的路线一路杀过来,完成我们的使命。本来我也想搞一个盛大的欢送会,但是命令太突然了,而且很急,你们1小时后就要去机场坐飞机前往阿萨姆邦,随后转机回国,所以,这碗酒就当做是饯行的酒了。将来,等你们带着国内的远征军杀入缅甸,我们两军会师的时候,我会给你们准备一桌真正的庆功酒席。杀回缅甸,我等着你们!”

孙立人说完,将自己手中那碗酒一饮而尽,然后将碗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杀回缅甸!”

军官们也将自己的酒一饮而尽,接着将碗摔碎。

“解散!”

随着孙立人一声令下,军官们纷纷返回自己的驻地,开始收拾东西,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失落的表情——虽然他们曾经做梦都想回家,但是真的要回去了,反倒是有些不舍了。再说国内的待遇不可和这里同日而语,但是官僚主义却比这里严重的多。

萧云山则用最快的速度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将一封需要交给周静的信交给了一个留在这里的同时,然后搭上一辆顺风车,飞速来到中美联合特遣队的驻地。

9支队的驻地非常显眼,在一大群美军之中出现在那些中国军人,总是保持着他们的特殊性,尤其是没沾染上那些放荡不羁的美国人的特点,保持着中国军人特有的严肃。

然而现在,这里却是空空如也——9支队外出执行任务未归。

自从瓦鲁班一见后,萧云山和萧天河虽然在同一地区驻扎,但是却很难见一面,新38师负责建设,而中美混合特遣队开始不断在孟关丛林中探路侦查,测绘地形,长期不在营中。而其他人并不知道——毕竟这个任务是史迪威亲自下达的,也就是说,保密级别很高,无法窥探。

“长官,对不起,现在特殊情况,除非您有史迪威将军签发的通行证,否则不许进入?”

营地的美国宪兵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

“不好意思,我有一封信需要交给这里的指挥官萧天河少校!”

萧云山用流利的英语说道,然后从口袋中拿出一封临时写好的信交给了宪兵:

“对不起长官!按照规定,现在混合特遣队所有的信件都必须经过检查!”

警卫急忙改换了英语,然后接过那封信,毫不犹豫的拆开,装模作样的看了看。

萧云山点了点头,反正信上一共没几句话,那些美国佬还未必看得懂。

“还有,我现在只有30分钟了,马上要坐飞机回中国,如果萧少校回来,也就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回来,可以帮我转一句话吗?”

“当然,长官!但是我的汉语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