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二十四章 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大捷(1 / 3)

王者之兵,胜而不娇,败而不怨。

——《商君书。战法》

1942年4月19日下午仁安姜地区501高地

一面破损不堪的青天白日旗,在这个全战场都能看到的制高点上奋力飘扬着,在周围无数中国军人的欢呼中,明确宣告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方。

日军开始了全面的撤退,214联队联队部和炮兵部队已经率先撤出了仁安姜地区,3个已经被打残了的步兵大队各自放弃阵地,交替掩护,开始向仁安姜外围撤退。

112团也已经抵达仁安姜地区,加入到战斗中。新38师师长孙立人并没有派部队进行追击,而是迅速巩固自己的防线,接应英军撤退,并没有扩大战果的意思。

一方面,敌人33师团的援军已经近在咫尺,凭借已经抵达仁安姜的两个团,交战的胜算不大。另一方面,113团早已经伤亡过半,英军各部也疲惫不堪,无力追击。

于是孙立人一边上报战果,一边全力开始接应被围困的英缅第一师撤离。

完成了上报任务后,他带着自己的师部来到滨河边,看着那些蓬头垢面,疲惫不堪,身边苍蝇萦绕的英缅一师人员,颇有一些成就感——他们一个个嘴唇干裂,声音嘶哑。断水两天,也算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在经过滨河的时候,不少人也像那被解救的500多名战俘一样,忍不住扑在水里直接喝了起来。

“7000人被两个大队的鬼子包围,不知道这帮英国人会不会觉得丢人?”

团长刘放吾也来到了501高地,看着下面这些撤离的英军,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打得不错!”

孙立人看着刘放吾,表扬了一句,随即脸上带上了一丝悲伤:“张琦营长殉国了?”

刘放吾点了点头!

“我已经上报重庆蒋委员长,为张营长,为你们整个113团请功。”

孙立人有些激动的说道:“这是我们远征军入缅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团座!”

萧云山没等孙立人说完,就一路小跑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一脸的兴奋,看到孙立人后急忙立正敬礼:

“师坐!”

孙立人看了看萧云山,刘放吾急忙在一旁说道:

“萧参谋此役出谋划策,审讯战俘获得重要情报,沟通英军,确保我军火力支援,又身先士卒,501高地之战巧妙利用敌人的火力差,联络英军火炮大量杀伤日军,可谓是居功至伟啊。”

“年轻人,GOODJOB,不过,不要太骄傲啊!”

孙立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多谢师坐夸奖,多谢团座!”萧云山放下手,然后急不可耐的说:“两位长官,请跟我来,看看我们找到什么了?”

……

十分钟后,师长孙立人,副师长齐学启,参谋长何均衡,113团团长刘放吾等人已经站在了距离战场一定距离的一大片空地上,映入眼帘的是近百辆满载着各种物资的辎重车。

“3营在进攻在敌人的指挥部的时候时候抓获了敌人一名少佐参谋,据他供认,这是从英军那里缴获的,是英缅一师的物资,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将这些物资藏在这里,走的时候来不及炸毁。估计是准备等主力抵达后再来拿的。现在我们正在统计具体数量。”

萧云山急忙介绍。

“不错!”孙立人看着眼前的物资,堆积如山的被服,武器弹药,粮食以及各种军用物资,手有些发颤——要知道这些物资哪怕对于新38师这样的王牌部队,物资也经常缺三少四。

不过这是在缅甸,国际影响很重要,所以孙立人在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将这些物资“完璧归赵”!

“一会儿我会去见英军的斯利姆中将,商讨掩护他们撤退的事宜,给你1小时,把这些物资统计清楚,然后送到滨河对岸交给英军!我们要注意国际影响!”

齐学启等人看着这些物资也都望眼欲穿,但是都咬牙坚持住了——他们也都有大局观,不想给英国人落下话柄。

“师坐,还有一事!您看这个!”

萧云山叫住了刚准备离开的孙立人,从一旁的士兵手上拿过一只李恩菲尔德步枪和一只布轮轻机枪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孙立人接过两只枪看了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这是我们作战时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根据俘虏供述,日军连续作战,由于武器弹药不足,开始大量使用缴获的英制武器,包括弹药——您知道,咱们的部队也配备了少量英制武器,就是平常这英制()子弹特别难找……”

萧云山一脸诡异的说道。

“雁过拔毛?咱们是正儿八经的中央军,可不是八路军那种叫花子军队!”

孙立人凑过来,同样是一脸诡异的仿佛要立即批评他的表情。

“是,谨记师坐的教诲!”

“明白就好,给你2个……啊不!2个半小时时间统计物资,抓紧时间,统计清楚点!对了,顺便让112和113团的所有后勤人员都叫来帮忙!要精确,特别是把鬼子消耗掉的部分刨除出去。”

孙立人说完就带着一干人等向后方走去,而萧云山则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己的“统计作业”

……

当孙立人等人来到滨河北岸英军司令部时,英军指挥官斯利姆中将亲自来迎接,而之前被围困几乎投降的英缅一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也激动得握着孙立人的手不放,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丝毫没有之前英国人在中国人面前那种趾高气昂,白人的优越感也瞬间无影无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