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4 变故(1 / 2)

出了紫禁城,苏平上了自己的那顶一品大员的绿呢官轿,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轿顶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

轿夫抬起轿子,咯吱咯吱的往前挪着。他掀开帘子,外面的雪夹杂着寒风飘了进来,苏平浑身被冻的一个激灵。

“唉,一把老骨头了。”苏平自顾自地叹口气,这雪下的真大,京城已经好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上一次下这样大的雪是什么时候了?

苏平努力地回想着,他感觉最近记性越来越差了,似乎已经记不起上次下大雪是什么时候了。不过十几年前的一幕他却是印象深刻:若干年前,紫禁城内,身为帝师的苏平正在宫内教习着年幼的元宝皇帝读书。外面的大雪也和今日一样纷纷扬扬,年幼的皇帝看到雪花眼睛都放光,不时地瞄着外面。

苏平看后咳嗽几声后道:“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皇帝当时便表现出来羞愧和不好意思,低下头后继续读书。自那以后,元宝皇帝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挂了一副字,便是自己所言的: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每想到此处,他便甚是欣慰,他自信自己教出了一个优秀的皇帝,而且这个皇帝把自己当做了一生之师。

但最近这种情形似乎变了,皇上似乎越来越不信任自己了,在很多事情上他会瞒着自己,有时候他会自己做出一些决定,对自己的建议更是置若罔闻,甚至还公然驳斥自己的提议。

苏平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或许是最近变局太多了,那个叫陆文铭的说过,眼下是千年之未有之大变局。

是啊,一场大变局,难不成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苏平自然不愿意这样想,处在权力的核心区域,谁愿意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他眉头紧锁,沉思着,自己是否该有所动作。

轿夫们在前面走着,路上鲜见行人。几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侍卫相伴左右,苏平并不是十分张扬的人,他知道在京城为官需要谨小慎微,平日里他是很早带侍卫出门,因为那样太过张扬,但近些日子听说地面上不是很太平,不少暴民涌进来了,这才迫不得已带上侍卫。

“来者何人?”正想着,前面忽然传来侍卫的一声呵斥,苏平撩开轿帘一看,一个穿着蓝呢袍子的矮瘦男子正拍着身上的雪,怒气冲冲道:“我乃康南海,今日得来求见苏大人,所为变法之事,并非什么拦车暴民。”

苏平似乎听过此人的名字,前些日子府上老是有人朝门缝里塞一个报纸,主编者便是署名康南海。

这人的文章自己看过,其中关于经史子集的内容皆都是一些哗众取宠的虚妄之言,自然不值一提。

不过这人却是有一些本事,别的不说,最起码在京城创办报纸,又喜欢打通上层的路子这一条,也算是标新立异了。

苏平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猥琐的男子,便挥挥手道:“放他过来吧。”

侍卫这才放开那人,康南海抖落一下身上的袍子,毕恭毕敬地走了过来,走到苏平跟前后他微微拱手,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道:“介下康南海,给苏大人请安。”

苏平将轿帘搭上,在里面问道:“唔,我知道你,前些日子往我门里塞过报纸。今天又来拦老夫的轿子了,是为了什么事情?”

轿帘外,康南海深吸一口气,谨慎地答道:“当前国家积弱,草民欲主张变法,方可图存……”

苏平并未打断他的话,反倒是听着他继续絮絮叨叨地说下去,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康南海的身上和头上都积了不少雪,不过他仍旧没有停止的意思,依旧是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轿子里的苏平因为长时间不动弹觉得手脚冰冷,便不耐烦地说道:“好了,我已经知晓了。你改日到我府上再说吧。”

康南海意识到自己有些耽搁时间了,便略带歉意道:“还请苏大人保举草民,匡扶社稷。”

这话未免有些托大,苏平听后发觉此人不仅狂妄,而且还不识时务,什么匡扶社稷,这话也是你一个白面书生就能说的?不过自觉此人可能会对自己有些作用,他便挥挥手道:“走吧,改日你再拿着帖子到我寒舍吧。”

说完,轿夫们便起上轿子,朝着苏平的府邸去了。

大雪之中,康南海站在那种,久久地注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