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9 歹计(1 / 2)

京城一家大茶馆里,座无虚席。

遛鸟的、说媒拉纤、打架平事的挤满了大茶馆的每一张桌子,利索的店小二拎着冒着热气的大铜壶来回穿梭,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尽管显眼处张贴着“莫谈国事”纸条,不过老少爷们说的最多的还真都是“国事”。

“听说了吗?北边的老毛子可是又打过来了!”刚一进来,一个身材魁梧的库兵正和他一个善扑营的哥们絮叨着闲话。

那善扑营的哥们似乎习以为常,盖下茶碗呷了一口道:“嗨,我当多大点事儿?咱们京城的爷们什么没见识过?老毛子不足挂齿。”

又有人听到了这话跟着道:“我说这位爷说的是,这辽北是什么鬼地方?天寒地冻的,离咱们这儿有十万八千里,那地方打仗干咱们鸟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石门失守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并未在京城的大圈子里引起多大的喧嚣,老百姓们反而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些谈资。

这其中原因有三,其一是这些年干戈太多,动刀动枪的战斗早已经让大家都倦了,连京城都动过好几次紧急动员,老百姓和满朝文武一样,少见多怪,自然听闻什么事情也不会惊讶;其二便是这次打仗的地方离的太远,以往洋人都把军舰开到大沽口了,也没见着能怎么样,这次还是在鸟不拉屎的漠北;其三便是当局者横征暴敛,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家去打漠北,干百姓屁事?

众人正说着,一个一脸麻子的吸着鼻烟壶的男子走了进来,他看到众人后殷勤地打着招呼乐呵道:“几位您早班!”

众人都不大搭理他,毕竟知道这人不是正路子的,他自讨没趣,找个空闲的作为坐下,便对茶馆小二道:“一碗烂肉面,再沏上一壶高碎和一壶上等春茶。先上高碎,等贵客到了再撤下上春茶。”

小儿应了一声,便转身去了。一旁的一位茶客见了打趣道:“王麻子,今天看样子是要有大买卖呀。”

王麻子一脸堆笑,“呦,五爷,您老别拿我开涮了。我这儿哪能跟您比不是?”接着,他又低声笑道:“给宫里的人拉个买卖。”

“宫里的人?”众人都惊奇地朝着他这边看来。

王麻子颇为得意地竖起大拇指道:“李总管的。”

众人这才清楚,顿时没了兴趣,便继续他们的谈话。

正说着,一个瘦弱模样的男子领着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女孩子走了进来,王麻子上前迎了上去,像看牲口一样打量着那个女孩,又让她张了张嘴,看看里面的牙口,满意之后便引他到了自己桌前。

接着让小二上了一壶高碎,自己倒上一碗之后,便推给了那个老农。

女孩子怯懦地站在父亲后面,低着头拽着脏兮兮的衣角,她知道自己即将要被自己的父亲给卖了,但为了自己和一家人活命,没有其他办法。

两人攀谈了一会之后,王麻子忽然抬高声音道:“十两银子,不能再多了!看你这样子,我还当你老实,没想到你临到头给我涨价了!”

“王爷,一个十四岁的闺女,就值十两银子?”老农痛心地说。

王麻子端起茶杯吹拂着上面茶叶沫子,瞥一眼道:“卖窑子里兴许多点,可你要明白,如今你闺女是卖到宫里的大人物手底下,到里面就是锦衣玉食。我说句不中听的,我是没功夫到乡下去,若是去了,你们村不定多少孩子白送给我。”

老农叹口气道:“闺女呀,爹对不起你。但凡爹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卖儿卖女呀。”

那十几岁的孩子跟他哭成一团。

王麻子习以为常,周围的人也都习以为常,冷漠地看着。

老农一咬牙道:“好,十两银子就十两银子。”说着,站了起来。

王麻子掏出字据和闲碎银子,“这就对了。赶紧地,在这上面摁手印,银子你拿走,孩子我领走。”

老农狠心摁下手印,拿着银子转身便走,那女孩哭成一团,抱住他爹的腿大喊大叫,王麻子上前拽下,他爹头也不回地朝着前面走去。

“乡下这是咋了?风调雨顺的,咋就卖儿卖女了?”有人议论道。

“还不是赔款条约给闹腾的。扶桑人要咱们赔钱,老佛爷也要搞什么新政,一来二去部全都落在乡下人头上。”

“嗬,要不怎么说是条狗也得生在京城不是?”有人跟着感慨道。

正说着,一个穿着光鲜马褂的男子走了进来,王麻子赶紧上前迎接着,“三爷您来了!”

接着,他吩咐小二撤下刚刚的茶碗,换上上好的春茶。

那人坐下后,打量着那个女孩,道:“这就是你的货?”

王麻子笑道:“正是,虽说是乡下丫头,可您看这模样,吃几顿饱饭再拾掇拾掇,保准让李总管满意。”

“李总管满不满意我不知道,可就这身打扮,我跟庆禄爷都没办法交差。不过勉强算行吧。”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十两银子道:“这是你的,人跟我走吧。”

王麻子接过银子合不拢嘴,便将字据拿起来递上去道:“这是卖身的契据。”

那人一挥手:“不用了,老子买个把人,还要什么字据?”

说着,拽起那孩子,起身便往外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