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帝国崛起> 067 礼炮一响,太后吉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7 礼炮一响,太后吉祥(1 / 2)

海门,京城的咽喉要塞,立在该地的炮台也是距离京城最近的炮台。

这毗邻近海,海面海阔,且距离京城直线距离不足百里,外军军舰抵达这里,不要一天时间,便能抵达到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海战时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数年之前,英吉利和高卢联军便是从这里登陆,直逼京城。

后来,政府当局为防范悲剧重演,便斥巨资将这里打造成为近代化炮台。他们从普鲁士进口了上百门先进的5-7英寸线膛炮,以换掉之前的青铜前膛炮。并聘请西方炮兵专家,征调上万民夫,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钢筋水泥工事。

不得不说普鲁士人的设计处在当时的先进水平,他们对现有的进行了系统升级,7英寸以上大型火炮都采用了升降的炮位和旋转铁甲炮塔。笨重的将火炮被固定在一个可以转轮的底盘上,底盘装在一个圆圈的轨道内,只要需要,可以随时调整射击角度。

火炮炮台钱修筑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前面安装有探照灯和前沿堡垒,设计者海德曼先生称这座炮台将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炮台之一,他测算过,按照当时的火力来算,“要想彻底摧毁这座炮台,恐怕需要调集当时海军最强国英吉利国的全部铁甲舰才行。”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斥巨资打造的坚固堡垒,才给了王朝统治者们自信。

在扶桑海军击溃北洋海军夺取制海权后,有人曾担心扶桑陆军会从海门强行登陆,进而威胁京城安全,但章桐和一干参观过海门炮台的大臣们却觉得,这种担心纯粹杞人忧天。

按照海门炮台的一次性齐射火力来算,扶桑海军就是将自己家底子全部调集而来,都无法在火力上压制海门炮台,更何况海门炮台的火炮都是处在钢筋混凝土之下,在同等火力的条件下,必然比军舰要坚固太多。

除此之外,舰炮因为海浪、后坐力等诸多缘故,射击准确度上也比岸炮大打折扣,即使在双方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岸炮仍旧占据优势。

一句话,海门炮台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东乡平八郎作为海战专家,自然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不会傻到去拿自己的宝贝疙瘩铁甲舰去和坚固的炮台去抗衡,他知道一旦失败,他将会失去作战的主力。

更何况即使自己展开对海门炮台进攻,从开始火力压制到完全压制,至少也需要两天的时间,这样的时间不仅会造成本身的具体伤亡,还会给敌方以准备时间,自然就失去了奇袭的效果,更难达到目的。

但命令却不能不予执行,更何况,目前的战局他们已经清楚,如果不能进逼京城胁迫敌方,那么将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大岛义昌和东乡平八郎在摇晃的指挥室里研究了之后,决定趁着夜色向海门北部的一处悬崖,派出一支特遣队,奇袭海门炮台。

夜幕降临,海面波涛汹涌,刺骨的海风吹来,让大岛义昌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他站在运输船的甲板上,向特遣队代表送行。特遣队长是一个个头敦实的本州汉子,他喝了一口清酒之后,便将太阳旗系在脑门上,手一挥带着身后的几百个官兵依次上了小船,开始朝着海门北部滑去。

在海门北部有一处悬崖,这里的悬崖高耸,根本不适合作为登陆首选,因此海门炮台也并未在这里布置重兵,只是象征性的布置一些巡逻队而已。

这个时候已经快到数九寒冬,海风吹来刺骨的冷,巡逻队早就不再巡逻,草草应付差事之后,便躲到了哨所里睡觉去了。

海面上布置了不少鱼雷,他们不必担心有人会来偷袭。

但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扶桑陆军先遣队乘坐小船朝着这边正在划来。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水面上的鱼雷,抵达岸边之后,便利用绳索攀登上悬崖。

一阵枪声响起,扶桑军先遣队冲进哨所一阵厮杀,片刻之后,这支小的巡逻队还未来得及发出讯号,便已经命丧黄泉。

占领这里之后,扶桑军先遣队立刻整理队伍,开始从背后向海门炮台进发。

海门炮台驻扎了两营人马,不过多是炮兵组成,连步枪都很难做到人手一支,再加上步枪枪身过长,在坑道内携带不便,因此除了巡逻执勤之外,很少会有人带枪。

这个致命的错误让他们错失了一次反击的机会。当扶桑军先遣队赶来的时候,哨兵虽然吹动了哨子,但当扶桑兵打进来的时候,这些在营房里的炮兵官兵们才慌乱穿上衣裤,朝着枪械库房跑去。

不过还没等到他们中大多数人摸到枪,扶桑军先遣队便已经赶来。

如同虎狼一般的扶桑军先遣队一阵乱枪,那些手无寸铁的炮手们便倒在了血泊之中,一阵并不怎么激烈的战斗后,海门炮台的上百个炮位被扶桑军占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