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5 拍卖(1 / 2)

庆禄的那套宅子连同里面的桌椅家具,再附带上古玩字画之类的,拢共卖了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银子,对于陆文铭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对于买者来说,几乎是倾其所有,但笔买卖做的也不算吃亏,毕竟里面古玩字画都是无价之宝,再说这处院子地盘大,又有守备将军府盖印的地契,这就算是他的了。

倒不是陆文铭不珍惜里面的文人墨宝,主要是自己太缺钱了。在现实面前,他顾不得那么多需要顾及的东西了,只能捡最重要最基本的去着重处理。

宁州本地商贸发达,有不少从事商贸的人都发了财。在这个官本位思想的年代,有钱人除了花钱供子孙后代读书取仕之外,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自己享受一下为官者的各种物质条件,小到一杯茶、一个鼻烟壶,大到一顶轿子、一处宅子,有钱人都希望朝着官员的方向去靠,除了官本位使然的心理作用,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官员享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使用过的东西自然而然被认为是品质高的代名词,也就早就了这样一种独特现象。

陆文铭深知这种心理,便决定将守备将军府卖掉。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陆文铭先前在城内四处张贴告示,说是“为筹措银两练兵,特将守备将军府连同里面家具字画一并出售”,后来还搞了个拍卖仪式。

拍卖那天人山人海,最终城内的一大财主以十万两高价拍得。银子付清之后,陆文铭便令人摘下“守备将军”的牌匾,搬出了大院。

守备将军府搬到了不远处的一处小四合院,陆文铭家里人不多,除了真伊之外,还有就是高粱和金承勇这俩警卫,一个厨子也不住在这边,一个小院子足矣。

有了这笔钱,陆文铭手头宽裕不少,他先将一部分钱用于宁州城内的一些民生上,战争年月,百姓流离失所居多,陆文铭除了花钱帮人修筑房屋外,还按照人头分发粮食,一时间救下不少人。

除此之外,陆文铭还在工厂的机器添置了新款,工人也招募了一些。再加上现在军队所需购置妥当,花钱的地方少了起来,十万两银子在预算排除之后,还剩下一些。

总算是有了手头宽裕的感觉,陆文铭这些天脸上的愁容也舒展开了。

新兵训练合成已经有些日子,陆文铭要考察一下部队的训练情况。

……

初冬宁州,滴水成冰。

城外外空地上,铭字营官兵正在进行训练。

秃瓢头的官兵们都戴着狗皮帽子,身穿着浅黄色的棉大衣,腰间束着武装带,打着绑腿,扛着上了刺刀的快枪,杀气腾腾,精神面貌和之前穿着号衣留着大辫子的旧军队有着天壤之别。

狗皮帽子这个装束本来不是陆文铭定下来的,他觉得狗皮帽子不好看,实战中意义也不大,也就没有要求配发。

按照陆文铭的要求,官兵们统一配发新式钢盔。不过钢盔的配法却并不怎么受待见,很多人宁愿把钢盔藏起来,也不愿意佩戴。

陆文铭起初想要靠军令强行执行,不过调研之后发现自己推行过程有些简单粗暴了。

武亮告诉他,“辽东天冷,外面滴水成冰,脑袋上再顶个这样的铁锅,要是出点汗、沾点水之类的,冷风一刮还不冻成冰糖葫芦了?”

陆文铭意识到自己先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便问武亮有什么好建议?

武亮思索了一下说:“辽东天气冷的时候,大江都能冻住。老百姓平日里都喜欢戴那种狗皮帽子,即暖和又舒服,我看不如每个人都戴狗皮帽子吧。”

“狗皮帽子?”陆文铭知道那种很具地域特色的大帽子,两边带着护帘,拉下来能把脸都包裹着,是十分暖和实用。

再说狗皮帽子的颜色和冬季辽东地区的整个基调类似,也能够起到伪装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这边狗皮帽子制作成本低,远低于羊皮牛皮,和一般的棉花絮帽子都差不多价格,他想了想道:“那好吧,官兵冬季就统一配发狗皮帽子。”

武亮一听笑了:“不用统一发,咱们官兵自己买的都有这玩意,这么大冷天若是没有这帽子,一般人都扛不住。”

“那太好了,这下又可以省下不少钱了。不过乱七八糟的总是不好看,我看这样吧,采购一些和军装颜色相同的布匹,将帽子上的布帘都加工一下统一。”陆文铭道。

不久之后,宁州大街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队队带着草绿色狗皮帽子的官兵来来回回,狗皮帽子也就成了“铭字营”的一个标志之一。

官兵们戴着狗皮帽子,穿上新军装训练,精气神是有了。不过陆文铭亲自指导队列和枪械训练后发现,要想达到自己的要求还尚有些距离。

要训练这群士兵并不容易,新兵们文化水平偏低,虽然部队内办的识字班扫除了大量军中文盲,但官兵们依旧只是处于一种只认识几个字的初级情况。现在他们顶多是能听懂口令,但涉及到一些战术上的操作,还是一头雾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