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谋划(1 / 2)

“哎,说起来这还真是难得啊!平时的小会总是有人在外未归,人还从来没有这么齐过。”

张仁笑着把一块糕点扔进口中,大嚼下肚。而他的上手坐着刘晔,必竟刘晔是夷州太守,这个主位张仁主动的让给了刘晔去坐。

此时的刘晔也不知是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水晶镜片的放大镜,正好奇的用放大镜去观看手中的书本。听见张仁这么说,抬头看了下厅中已经到齐的众人,笑道:“世清,差不多了吧?”

张仁摆摆手道:“一般也没我们什么事,让他们去争。”

刘晔放下书本与放大镜,沉『吟』道:“争来争去,主要都是想多争几个人丁吧?”

张仁苦笑道:“没办法。现在夷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特别是青壮男丁劳力,太少了。”

说着张仁取过郭弈交给他的图册,看了几眼便一个劲的摇头。有人会问张仁既然有一定的海运实力,又地处夷州这么个中心点,去四方抢人来当奴隶不就行了?其实张仁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可以说这是他早先定下的策略之一,但实际上想这样做还有不小的难处。

首先是张仁当初定为掠夺人口目标的东南亚、南亚、三韩、倭岛情况并不明了,自己这里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迟迟的没有派出过探查船队,冒然而为与浪费时间、人力、财力无异;二是张仁手边的船队看上去是很庞大,到现在有各类大、中、小船只过百艘,实际上六成要用来保持与柴桑、乐陵的海运贸易,三成可以说是甘宁的专属探险船队,平时是调动不到的。甘宁现在正吵着要去地中海,张仁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这才让甘宁答应只是先到锡兰附近,期限是订在两年;三是张仁一直在想办法先从中原一带抽调人口来夷州,主要就是想保证一定的汉族人口基数,而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些让人不知所谓——他是想避免外族人口过多反到会导致夷州的汉人被外族给同化掉……

“唉……难那!”

刘晔看着张仁在那里不停的摇头,最后蹦出来这么句话,笑道:“世清,可是在为人丁不足之事而忧心?”

张仁点点头。

刘晔道:“你一直是在从河北、徐州一带收拢流民并转运至此,另外也有想过以夷州出产之物去曹公那里交换降俘,此计本无不可。只是海路转运千里,往返常常就要半年时间,且海运人口终究有限,现在至多不过一趟三千。而且流民的收拢也比较难,一般来说北地流民都会迁往内张的青、扬、荆这几州求食,真正会迁往沿海一带的少之又少。如此算来,一年能从北方迁到此处两趟四千人都很难得了。”

张仁道:“是啊,这确是我的失策。”

刘晔道:“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世清也不必介怀。我这里到有一策,世清要不要听听看?”

“哦——!”

张仁赶紧用力的拍拍桌子,让厅中众人都安静下来,大声道:“太守有何良策,我等洗耳恭听!”

刘晔见厅中众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干咳两声清清喉咙,心里也知道这是自己获取大家信任的一个机会。

“我不能让世清总是护着我啊!”

且说刘晔在例会上打算为夷州人口一直不足的问题献上一策,这会儿厅中安静下来,刘晔不是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张仁问道:“世清,你一直是从北方转运人丁至此,那为什么没有想过就近去南海、山越等地招纳人丁?”

张仁连连摆手道:“嗨——我怎么会没想过?你当我在泉州立的港岸是个摆设啊?兴霸上次也在泉州附近招纳了两千多人过来的。只是我迟迟不在南海、苍梧、山越这些地方下手也确有我的苦衷。”

刘晔道:“愿闻其详。”

张仁整理了一下思绪道:“这几处地方要说人丁是能招纳到不少,但主要是以山越部族为多。山越部族与孙权交兵数年,对我汉人心中有仇视之意,只怕是人还没有招到什么,我们就已经先和山越打起来了。其次嘛……说真的,我一直不在山越、南海诸地着手,就是不想引起孙权的注意。万一夷州渐渐富足的消息传到孙权那里,让孙权留下心,扫平山越诸『乱』之后发兵来袭,我这里就什么都完了。”

刘晔点点头,却跟着又摇了摇头:“世清所虑固然有其道理,但你不觉得你虑之太过了吗?”

“虑之太过?”

刘晔道:“正是,世清你虑之太过了。其实孙权与山越诸族交兵,虽能平,却难治,充其量不过就是与之相安无事而已。想要真正把山越、南海、苍梧等地归入治下,不费上个十年之功只怕根本不行。而在这十年中,世清你能做多少事了?”

(按:根据《三国志吴书.张逊传》的记载,张逊出仕后先任海昌屯田都尉,之后孙权采纳张逊的建议,让张逊去平定山越诸『乱』,这打了多少年的仗书中没有记载。不过张逊回到建业与吕蒙图谋荆州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如果按张逊于建安九年出仕,十一年去山越平『乱』来算,前后连打仗带治理有十二到十三年的样子。)

“这个嘛……”

刘晔接着道:“我自离开许都,按文若的指点去柴桑寻张氏宗族,等你的商队载我来夷州,之后好歹也在那里住了三月有余,闲暇无事之时我有暗中窥视过江东水军,也打听过不少江东与山越间的消息。在夷州住了几月,我又仔细考较过你这里的船只。我认为,孙权的水军精锐尽在长江、鄱阳一带,而其战船舟舯只适何江河水战,若论海战争锋却难有其利……甘兴霸,你纵横驰骋于水上多年,可认为我说得在理?”

甘宁是水战的行家里手,闻言捋须沉思许久后道:“江河水战我是打过不少,可这海战我却还真没打过。不过从舰船的『性』能来看,你的确说得很是在理。寻常的江河战船桨多人众,意在尽快接舷搭板施以白兵,虽都载有巨弩强弓,却只是为了压制对手。这种战法真要是在广阔的海面上怕是无用武之地……”

一旁的马钧扫上话道:“行军打仗我不懂,不过我听你们的话好像听出点门道。那个战法在于船速够不够快,如果船不够快就难和敌手接舷。不是我马钧自夸,上月新建造出的三只中型‘海鸥’采用的是船尾螺旋桨结构,与同等大小全桨全员的船只相比较,船速要快上一倍有余……”

甘宁立马就蹦了起来吼道:“什么?你新式船只造好了怎么不告诉我?马上调过来给我用!”

“不行不行,还在试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