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利民(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利民(二)(1 / 2)

加工木材的时候锯盘高速转动,要加工的木料慢慢推过去)。让铁匠们打造出盘锯后加上摇把,成了手动的桌面盘锯,加工平整木材的速度大大加快。

再就是挖地时运土,张仁让木匠做出许多木制滑轮,采用滑轮组的人力升降机,又省下不少劳力。

最后就是烧砖。一般的砖不用操心,张仁主要是想建起二层或三层的营房来节省土地,地下仓库上面也肯定是要再加盖,那么房屋的支柱和天花板的加顶材料就有很高的要求。汉代没有水泥是令张仁最头痛的,不过好在有石灰,张仁索性就用石灰、粘土以及碎石子搅匀,中间再特意的加上铁条,晒干后再让泥瓦匠人拿去烧制,最后烧制出来有点类似现代天花板用建材的空心横梁硬度居然不错,至少让李典的“拆房”大队要用擂木撞上十几下才会碎裂。这下张仁可安心不少,大胆的让泥瓦匠用来给房屋加顶。

――――――

这天张仁正在工地上视查,一堆挖出来的黑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捡起其中一块,仔细看过之后再次下巴砸到地上――天啊!捡到宝了!这是煤啊!

(查看过中国煤矿分布图,在河南许昌一代有少量的煤矿,并不是随意乱编)

马上找来李典,当着李典的面将煤扔进火堆中。不久燃烧的煤让李典大惊失色,他可从没见过会烧的石头。张仁当机立断,找到挖出煤的地方,让人继续往下挖这些黑石头并屯积起来。

李典道:“世清,这个‘煤’用处大吗?”

张仁道:“相当大!据我所知煤燃烧后温度超出木柴许多,不管是用在打制铁器或烧制砖瓦,便利极大。而且现在天气渐冷,存下这些煤到时分发给军士们在冬天取暖做饭,也可以省去他们去林中砍柴之苦。”

李典看怪物一般看了张仁许久道:“我现在真想知道,你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事物,连这黑石头能烧你都知道。天下间你不知道的事到底有多少?”

张仁道:“你管这些干什么?对了农田那里怎么样?”

李典道:“那个土豆长得太快了!你当时交给我是六亩地,这两个月下来已经成了七十多亩,还不包括取用出来充粮的。照这么算,可能冬后春初,我们就能自给自足,不再需每月去许都取粮。”

张仁道:“那就好!大家都吃饱肚子,才能有力气去做事。”

两日后……

“大人,不好了!”

张仁吓一跳,见来人是烧砖的匠人,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大、大人,你给我用来烧砖的煤太厉害了!现在我根本进不了砖窑!”

张仁松口气,看来不是什么大事:“进不去就不要进去,又不会出人命。”

“不是啊大人,这煤烧得太凶,窑里面的砖看来是要烧过头了。”

张仁道:“没事没事,下次少放点煤就是了。这事也怪我,事先没提醒你们煤要比木柴厉害得多。这一窑的砖要是不能用,就送去修路营那里,敲碎之后铺路用吧。”

“大人你不怪我?”

张仁道:“我怪你们干什么?说了错本在我。”

见泥瓦匠如获大赦一般离去,张仁会心一笑。带着几个卫士来到附近的高处,放眼向整个镇落望去。

“三个多月了……当初来的时候可以说什么都没有,现在望去小镇在渐渐的成型。地下仓库已经完全建好,地上的仓库也在建设中。里面不但有许昌送来的军需,还有几千斤饭菜均可的土豆,大家的肚子是不用愁了。宿舍也已经建好许多,算起来能住进近千人,大家的生活环境也在渐渐的改善。

“过两个月就开春,那时得和李典集中一批人力进行春耕。现在的土豆种植面积我看也够了,再有多的话不妨种到临近的丘陵上去,反正土豆不争耕地。虽说这东西也能当饭,不过并不适合长久保存,也不合中国人的膳食习惯,还是多种一些稻粟吧。

“煤要善加利用。我虽说运气好得到这些煤,但这里好像并不是什么大煤矿。回头派人送些去许昌曹操那里,希望能得到他的重视。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明的推进器。如果曹操开始重视并加大力度寻找矿藏的话,之后事的也许会比历史上的发展要好得多。

“有了煤,有些事我也可以去尝试着做一下。钢铁工艺可以改进,日常生活也可以用煤来取代木柴,要不我试着做些玻璃出来?可惜,我只知道玻璃的原材料可以用沙子,具体该如何去做却并不知道。再就是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煤矿知道山西多,可铁矿呢?”

想到这里,张仁不禁仰天长叹,大吼道:“大同、山西、马鞍山!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啊!老天你就可怜我一下,给我本中国地图吧!”

——————

建安元年的第一场雪,在某个夜晚悄然降下。人们早上醒来发觉时,天地间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天降大雪,无名镇的建设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所有的军士工匠都躲在帐中,只有少数巡视的人在镇中各处游走。张仁此刻也坐在自己的帐中,对着无名镇的地图沉思,时不时的在记事沙盘上写上几笔。许久,他揉揉干涩的双眼,心中暗道:“好累!这现实版的《模拟城市》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玩!以前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各种建筑物一目了然,又不用去担心季节、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只要有钱就行。实在不行的时候作弊码一开,金钱无限,想怎么折腾都行。可现在真来建城却不能这样,不管是人力、粮食、资源,到各方面的分配和管理,再就是季节因素全要考虑,哪里出下错就会出大问题。唉,头好痛!”

阿大向帐中央的砖炉(张仁自己设计的,有点像欧式壁炉,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张四方桌,上面加个烟囱,就那德性了)加进几块碎煤。见炉中的水烧开,小心的取出来倒出一杯交给张仁:“大人,喝点热水休息一下吧。”

张仁端起竹杯喝了几口,抬眼却发现阿大望着书简直发呆,问道:“怎么,阿大你想读书认字?”

阿大点点头道:“是的大人,阿大很想读书……大人,您给阿三都取了个名子叫张兰,也能给我取个名字吗?”

张仁道:“最近一直很忙,这事都给忘了。其实我已经想好,你从今后就叫张诚,表字子良;阿二取名叫张信,表字子真。你要记住,我给你们取名‘诚信良真’,就是希望你们以后要诚信对人,良善真挚。”

阿大激动的道:“谢谢大人!阿大,不,我张诚一定会牢记大人对我的教诲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