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鉴宝狂少> 第776章 宣德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6章 宣德炉(2 / 5)

焚香习俗在神州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

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

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

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

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如今根本就见不到了。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

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

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