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帝王之友> 分节阅读 2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1(3 / 4)

武备院已经够晚了,毕竟国子监的分科分类,已经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完备了。

基本上想要做个履历高大上,年轻就能被托付重任的将领,基本是每一科都必学。

不过在大营里摸爬滚打,纯粹靠拼杀上位的将领也有很多,朝廷只是规定,带兵两万以上的将领,最起码要在各武备院学习一年——

否则各地将领之间战术无法沟通,通信之中一些名词和策略看不明白,很容易酿成大祸。

虽然大邺军神是个女人,引起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议论和抵制,但年轻一代少年郎们对习武带兵,可比读书热情多了。

大邺本就重武,再加上军队的兵权虽然被控制,却也没有被削到武将地位低微的地步,习武仍然是很多少年郎心中的梦想——这也是导致不少男子不肯习文,再加上女子可为官,地方上学费低廉,这些年女子生徒数量连年递增的主要原因。

甚至在某些地区,女习文男习武已经成了惯例,一切都为了尽可能让家族利益最大。

谁都没有料到,所有人以为女子读书会阻碍重重,但就被这样很简单的靠利益来解决了。武备院虽然也招过女子,不少女人想要成为下一个崔季明,但实际上进入军营也困难重重;于是让男子去走习武的路子,让女孩去学文上朝堂为家族谋利益,就成了绝大多数稍微有些钱的家族的选择。

再加上随着女子婚后也有原家庭的财产继承权这一政策的实施,嫁妆越来越少,彩礼自然也越来越低,靠女儿成婚能够交换的利益愈发降低。既然女儿也有继承权,自然也要让女儿为了家里出力才行。甚至因为朝堂上仍然对已婚女子入朝有一定的偏见,怕她们靠夫家或者是在朝堂上帮携夫家而少重用,甚至有的家族不允许读书优异的女儿提前成婚,而要求她们读出功名后再挑高门嫁入。

在洛阳长安还不是太明显,女子生徒不算特别多,但特别是在一些州学县学,学费低廉又离家近无需太多费用,女子生徒的比例激增。

只是有些贫寒家庭中,当供养不起几个孩子一起考科举或读武备院,常常被牺牲的依然是女子……

面上大部分事情是好的,背面依然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产生。比如说因为女儿也有继承权,甚至有兄弟谋害姊妹的情景;因为女子私自违背夫家意愿参与科举,闹成不少矛盾,甚至有朝廷官员建议,已婚女子参加科考需要夫家的同意书,竟然还有不少人同意——虽然最后没有实行,但认为女子是家族所属物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当然随着女子以强势的姿态夺取社会上的资源,男子与女子之间的矛盾也加深,污名与谩骂,抵抗与迫害也都达到了一个顶峰。夫妻婚内命案频发,婚前财产纠纷众多,男子为女人分类,女人把男子分类的事情更是成了口头上常有的话题。对待这些事情,就算是殷胥也无能为力,只能期待这只是一个过程,以后会过去的。

在这样的社会矛盾下,反而崔季明被拿出来举例的时候越来越多,可从她成为与殷胥成婚那天开始,要求她掌管六宫退回宫内,要求她罢了大营主将官职转为兵部文职等等的声音从来没有少过。

但就算是有人说又怎样,崔季明活到这个年纪这个份上,怎么还可能去听那些只能烦扰人的声音。就不说作为天天宫外跑还出去打仗的皇后,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单是武将,随着她的《季公兵法》写了第二本,随着她组建的武备院成为大邺最重要的军官学院,她已经是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的主帅军神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