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1 / 1)

唐泛道:“继续往前走罢。”

隋州颔首:“大家小心些。”

一行人出了耳室,其实前面也就只有一条道路,钱三儿那伙人挑的盗洞角度确实很刁钻,这地方附近并没有盗洞的痕迹,不过那不代表这里就少被盗墓贼糟蹋了,可以说整个宋帝陵,现在除了残垣断瓦,朽木碎瓷,就算有宝贝,也应该早就被这一百多年来的人盗挖一空了。

所以当他们又一次在前路上发现零碎散落的金兽和金耳坠等物时,都十分惊奇,不止如此,脚下偶尔还能踩到圆溜溜的金珠,又或者珊瑚玉璜,云纹玉带钩等,不说钱三儿忍不住弯腰去捡,连尹元化这等自恃清高的人,唐泛也瞧见他忍不住悄悄将一颗金珠收入怀中。

相比起来,锦衣卫们倒还能克制得住,唐泛手里拈着一件刚刚在脚下发现的,镶着绿松石和蚌片,又贴着金箔的银手钏,心中的猜测已经渐渐成形。

他们出了耳室,顺着通道走向大殿之中的地下碑亭,却见刘村长三步并作两步绕到碑亭后面,惊喜道:“就是这里!上回我们就是从这里下去的!”

这座地下碑亭建得蔚为壮观,比地面上寻常的碑亭还要大出一倍,中间立着三块石碑,上面记述的是宋英宗一生的功绩,当然,英宗当皇帝也才三年,功绩再多也不可能比得上仁宗太宗,所以字数不够废话凑,洋洋洒洒皆是溢美之词,华丽的辞藻不要钱似的往上面刻着,唐泛只是略略看了几行便移开视线,望向刘村长所指的入口。

地宫下层是用于安放皇帝棺椁的,也是地宫的中心,这个入口同样也是后天挖掘的,并非地宫原本的入口,据说因为原本的入口会有不少机关防盗的手段,所以后世许多盗墓贼就挖了一个另外的入口进去,经过一百多年来前仆后继的尝试,从他们在上层畅通无阻的情况来看,下层机关恐怕也所剩无几了。

隋州让大家小心,然后还是由刘村长先下去,这并不是隋州要让他当炮灰,而是刘村长是唯一来过这里的人,相较其他人,他已经算是最熟悉道路的了。

庞齐等人带的火折子数量足够,并不担心会有用完的时候,等所有人都踩在地宫下层的青砖上时,他们手上的火光足以照亮周围一整片空间。

“这里有血迹!”严礼低声道。

所有人心头一跳,循着他所指的地方望去,但见地上一滩暗红近乎黑,已经干涸了的痕迹,上面还有好几块同样被血染黑的金箔片。

一名锦衣卫弯下腰,捡起那些金箔片,递给隋州。

隋州拿过来看了看,道:“这里肯定经过一场恶战,但尸身全都没有了,有可能是被怪物吞掉了,所以大家都要小心些,尽量不要走散,一听到怪声就围聚起来,准备用火铳。”

不必他说,所有人也都感觉到这里的古怪了,尤其是钱三儿,他是亲眼看着李葵那一伙人下去的,出来的时候却只有他师父和卢胖子两个,第二次下去的时候甚至连他俩都折在这里头,没有再上去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里的凶险肯定远远超过原先的预期和想象,连李葵等人都没能逃过,如果是自己这种半吊子的摊上……

钱三儿不敢再想下去,他甚至连眼前地上四散的财物也没了兴趣,忽然很想一口气跑回地面上去,被那温暖的日头晒上一晒。

可惜这里由不得他作主,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唐泛接过隋州手里的金箔片,看了好一会儿,道:“这上头刻的是金文。”

众人的注意力被他吸引过去,隋州问:“什么是金文?”

唐泛:“金文又叫钟鼎文,春秋战国以前一般流行于铭刻在青铜礼器上的,但有时候别的陪葬器具也会出现,这些金箔应该原先是被贴在某些器具上面,被剥落下来的。”

隋州与他的默契已经到了一定程度,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就会意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财物,都不是来自宋帝陵,而是来自永厚陵下的?”

唐泛点点头:“钱三儿的师父和刘村长都说下面还有一层,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叠穴,永厚陵好巧不巧,选址正好就在另外一个墓穴上方,宋代皇帝奉行‘天子七月而葬’,死后才开始选址,不排除因为永厚陵下的这座墓穴葬得太深,而英宗皇帝选址下葬时又过于匆忙,所以才没有发现两墓相叠。”

说到这里,他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继续道:“巩县在春秋时,曾是周天子敕封巩国的封地,上面那几个金文虽然有点难以辨认,但从随葬品来看,下面应该是一位君侯的墓穴。”

钱三儿恍然大悟:“难怪我师父说下面有一大堆宝贝,那会儿我们还奇怪呢,说宋陵早就被盗光了,哪里还有宝贝,我师父他们还疑心是自己除了幻觉,原来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