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1 / 2)

等周王一行从辽东回来,他的三下乡工程也该做完了。过些年见着成效,从陕西到九边重镇安稳下来,周王也就可以定居汉中,桓小师兄也不用总跟着出差了,他们两口子也好安安生生地过几年。

第178章

周王一行去的是九边重镇,驿传不便,这一去便罕有消息传回,直到两个多月后才有一趟书信捎回汉中。其中除了周王给侧妃王氏的家信和王府僚属的文书,自然还有桓凌寄给汉中府宋知府的信。

宋时从来不缺家书,到了汉中之后也常收到京中师友、同僚、年兄弟,父亲在地方上的同僚、朋友和想结交他的人从外地捎来的书信文章和特色土仪。但拿着这封信时,却有种头一次收着信般的惊喜和激动。

也的确是来了汉中之后头一次与桓凌分开这么久,头一次收着他的信。

展开几乎有文件袋那么大的桑皮封套,取出厚厚一摞信纸,开篇便是“见字如晤”四个字。

果然,只看文字,就像看到了他写这信时的神情态度。

这封书中的字体并非平常他写公文的厚重颜体,而是更随意自在的行书,信上墨色却有浓淡新陈之别,内容也是断断续续,看得出是途中一页页添改出来的。

大约是途中不方便寄信,他写好的信只能在身边收着,想家时就写几页,到了大同镇周王要往汉中捎信,他的家书也才能夹在其中捎回来。

信中内容写的细碎,多半是从汉中府到大同镇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大到山川土地,民俗民风,细到路上的衣食住行……

于其间又夹杂着这些景点的历史传说,各地风俗文化来由,与之相关的名人和典故。在外人看来或只是好游玩景致,写游记文章,唯有宋时懂得这一行行、一篇篇风光景致和繁琐考据真正的用意。

那是专门为他整理出来的资料,好让他写成文章投稿,赚晋江币的。

他们路上不是骑马就是乘车,赶一天路下来只怕脾肉都要磨破了;晚上住在多半不怎么干净舒服的驿站客馆里,还要细细回忆起白天所见所闻,整理成他写起来不费力的白话段子……

他只要想到桓凌在驿馆浅窄的房间里,笼着一身蒸屉般的热气,带着白日的沙尘汗水为他写文章,甚至要写到半夜,就恨不能追过去教育教育,把这孩子打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