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2 / 2)

内页则是他自己写的《修建福建省名士讲学会坛记》。

文中细细记述了他观武平县衙差清丈土地时,见豪强多占田地而使百姓穷困,贫家子弟无力念书,恐致武平县文气渐衰的痛心与悲凉。为使本地书生有地方开文会、讲学,为使百姓能听到圣人至理,他特地挑了交椅山风景秀致之地,为真学者建起讲学论坛。

但这青山环抱之地、端阳丽景之天,若只有武平一地的书生得享讲学的乐趣,也忒辜负这美景和讲台了。故而他特地印出邀请函,请全省名儒才士,凡有兴趣的,皆可趁端阳长假到武平县参与这场儒家盛事。

——讲文学也好、诗词也好、经义也好、性理也好,只要真有才学,讲学内容不涉时政、不影射当今天子与朝廷大臣,什么都能讲。

字体纤细刚劲,画面清丽秀致,含意无穷,纸亦是敷粉涂腊的厚实皮纸,足可当作案头把玩的佳品。

宋时亲手糊了个挺实的纸袋,装上一套vip邀请函和书,双手递到小师兄面前,含笑邀请:“下月端午正日,我武平县便要开讲学大会。若不幸没有别家名士到场,就全丈师兄你撑场面了。”

怎么会没有别人,他亲眼看着宋时刻版,还帮着他校过书的,拿到这邀请函,都恨不能端午节立刻到来。那些不曾见过的,哪儿有不被这套书函一眼惊艳,立刻就想见见制书人的?

桓凌接过纸袋,看着书封和邀请函上纤秀却极具筋骨的文字,再看一眼宋时长身玉立,弈弈神令的模样,下意识比较了一下——

还是字不如人。

第45章

第一届福建省名家讲学交流会暨武平县思齐讲坛竖碑仪式的邀请函和赠书既然做出来了,宋时便借了桓凌的家人,从他爹和黄巡按、方提学两位相识的御史大人起头,按着名录将邀请函套装送了出去。

他估摸着上官们不会趁端午来参会,不过领导来不来不要紧,他们将礼物送到,就为表明一个态度而已。

不过他还是给有可能来参会的领导准备了一排领导席,摆上条桌、交椅,严严实实地罩在石墩上。领导席后是嘉宾席,布置档次就要比领导席低一档,只有交床没有椅背。而再外层的观众席则又低一档,只能两三人挤一桌条桌条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