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1 / 2)

“可不是这个理。”

“如果这渔网能护住粮食,哪怕一成的粮食,徐家子也算立功了。”

“这可是为天下百姓保住了粮食,功劳可不小。”

有人提议道,“陛下,徐家子有恩于百姓,还请陛下重赏。”

李世民想了想,道,“上次徐家子提出的养猪新法,有利于民生,朕还在想着怎么奖赏他,如今,他又制造出能捕麻雀的渔网,这样吧,等渔网的事情落实,一并奖赏。”

百官点点头,不少人脸上羡慕,徐家子才四岁,居然就屡立功劳,又和太子交好,怎么看能前途无量。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徐家子可是他作为寒门代表安排进朝堂,本来觉得年纪实在太小,还得等几年才能见效,没想到居然屡屡给他带来惊喜。

看来他还是太保守了,有些步伐可以加快一点。

而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寒门代表徐家子,正和一群孩子在后山掏鸟窝。

“长生长生,好多麻雀窝,好多鸟蛋。”

徐长生心道,难怪他们徐家村这么多麻雀,抓都抓不完,原来都在山里安家了,生了一窝又一窝。

看他直捣老巢。

麻雀蛋虽然小,但烤来吃特别好吃。

当然,他是不敢在山上生火的,要是发生火灾就罪过了。

除了捣鸟窝,他们还带了渔网取捕鱼。

徐家村山下就有一条河流,正是秋季鱼肥的时候,河鱼味道比池塘养的鱼可好吃多了。

徐长生和一群孩子疯得都快忘记他是个读书人了,这样无拘无束的快乐十分难得。

等徐长生和长柏哥儿提着鱼搂着一捧麻雀蛋回徐家村的时候,他才知道朝廷来让他们生产渔网了。

大生意啊,眼睛都亮了,这可得赚不少钱。

但……

大祖父正和前来的官员交谈,“这次的渔网,我们徐家村只收取成本费用和一些人力费用。”

那官员感恩戴德,“天下的百姓一定会记住徐家村的恩惠,陛下一定会记得徐家村的付出。”

这次购买渔网,可得朝廷补偿不少钱,哪怕这样,对大唐百姓来说也是一笔额外开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