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3章(1 / 2)

孙嫦娥说:“你还比您五哥高咧,你咋不说?”

柳侠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怎么坚持都没用,就用吃中药汤的表情,把半碗芝麻糊给吃完了。

继续写大字,到柳茂和小萱、柳若虹放学时,他又写了三张张;然后,和柳茂一起辅导小萱和柳若虹写,一直到夕阳西下,柳长青和柳长春回来。

柳家岭到上窑坡往弯腰转的那个路口之间,相对比较平坦,大部分的路两边是平缓的山坡,过了关家窑后,路东边才成了深沟,下面是凤戏河,这一段路其实可以骑自行车。

只是接近关家窑的地方,有一段是胶泥地,这种土地上的土烧砖瓦是好东西,可一到雨雪天,对于行路的人,那里就成了噩梦,走在那段路上,腿都拔不动,跟梦魇了似的。

关家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那里原来就是几户姓关的开砖窑形成的小村子,只是那个窑没开两年就关闭了,因为附近的人家都太穷,用不起需要拿钱买的砖瓦,盖房子都是用夯土法。

不过,关家窑现在还有几个懂得烧砖瓦的老人,过完年,柳长青去找他们商量了一下,用粮食或人民币做工钱,请他们给烧几窑砖瓦,一部分用来铺那段胶泥路,更多的是柳家要再开几孔新窑。

那段路如果铺好,家里再买几辆自行车,以后再在望宁之间来回,就能节省下三十五分钟的时间。

三十多分钟,外人听上去可能不算什么,饭后随便散个步都不止这个时间,可对于柳钰这样一年到头天天要跑四五个小时的人,每天能节省下一个小时比中彩票还美。

关二平家出了两个商品粮,关二平现在有退休工资,关淑萍现在在柳家岭教书,每个月听说有四五百块钱;关强更是跟着柳长青的小儿子去了京都那样的大地方,人变得又洋气又排场不说,还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很多东西他们从来都没听说过。

现在,关家窑的每一户人家都巴不得能和柳长青家搭上关系,所以柳长青一开口,事情马上就敲定了。

不过,其中有两家提出,他们可以少要或不要粮食和钱,而换成让家里一个孩子去柳钰的厂子或柳川的店里干活。

那两个孩子和萌萌同班过,但比萌萌大两岁,今年都是虚岁十七,这个年龄在贫穷的柳家岭,早就当个成年人在用了。

这两家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文化程度低,没有提出要更关强一样跟着柳侠,说明他们懂道理,不贪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