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7章 恩威并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7章 恩威并施(1 / 5)

    从开封府的考城到淮阴府的云梯关黄河入海口,延绵1500余里,崇祯设想中的30镇驻军平均每镇防御五十里。

    但这只是个说法而已。

    实际肯定不能搞平均分配。

    整个防线肯定要有侧重点。

    这个侧重点,就是泇河新渠到夏镇新渠之间的这150里区域。

    建奴如果只是小规模南下,从考城到云梯关这1500余里自然是处处都是突破口,但是建奴小规模南下灭亡不了大明。

    何况小股的建奴未必就过得了黄河。

    因为崇祯已经诏令郑芝龙北上黄淮。

    若不出意外,郑芝龙大概率还是不肯来的。

    但是郑芝龙的四弟郑芝凤也就是郑鸿逵一定会来。

    有郑鸿逵的水师坐镇徐州,就可以对上游以及下游黄河沿线的明军提供水上支援,小股建奴要想突破黄河防线就难了。

    而如果是建奴的主力南下,就一定会沿运河进军。

    道理很简单,沿着运河推进的后勤保障压力最小。

    而且从其他方向南下一样要过黄河,最终一样会遭到明军水师全力阻截,那为什么不索性顺着运河南下,就在运河与明军决战?

    建奴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选在运河沿线与明军进行决战。

    所以西起夏镇新渠东至泇河新渠的150里是整条防线的重心,是为徐州防线。

    崇祯正要陈述战略构想时,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走进大堂,附着王承恩耳畔低声耳语几句,王承恩又对着侍立在侧的兀把炭耳语了几句。

    兀把炭拱手一揖,便挎着弯刀走出了州衙大堂。

    又过了片刻之后,王承恩才走到崇祯跟前小声说:“万岁爷,闹饷的事查清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