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05章 明察秋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05章 明察秋毫(1 / 5)

    大明的赋税可以分三类。

    一是正税,官田每亩5升3合5勺,民田每亩3升3合5勺。

    既便按一亩产粮1石来进行计算,税率也分别只有官田%、民田%,不得不说这个税率真是低到令人发指。

    因为明代实际上的亩产在2石左右。

    所以说朱元境对老百姓是真的体恤。

    不过无论官田民田,还是缙绅勋贵家的田,正税都是必须要缴纳的,一分不能少。

    除了正税,第二项就是丁税,也就是人头税,成丁就要缴税,也正因为这,一些世家大族以及豪门宗族就百般隐瞒丁口。

    所以说明代的人口就是一本糊涂账。

    除了正税以及丁税以外,第三大项就是徭役。

    按照规定,成年男丁每年需要抽出一段时间,前往水陆码头、驿站、衙门等机构服力役、杂役甚至于军役。

    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后,鉴于一些世家大族以及地方宗族隐瞒丁口,并且籍此中饱私事,便将丁税以及徭役摊入到田亩之中,并改征折色。

    征折色就是直接收银子,不再收实物,成丁也不用再担负各种徭役,只需缴税即可。

    这两项税收对官绅士子是有优免的,几品官员可免丁多少人,举人可以免役多少亩,说的就是丁税以及徭役的摊派,非正税。

    除了这三大项赋税之外,就是额外加征的三饷。

    三饷的加征额度甚至超过正税本身,但由于官绅士子逃税,再加上百姓大量逃亡,三饷就只能摊派到没有逃亡的少数家境还算殷实的百姓头上,在河南甚至出现了一户家庭承担整个村子的三饷的荒唐现象,最终就是全村逃亡。

    所以说朱元璋是好心办错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言归正传,湖广巡按御史黄澍要求减免的就是湖广的丁税、徭役以及三饷,这其实是真正为民着想的举措,因为可以直接减轻小民负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